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是一所特色鮮明的旅游類高職院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揚州。近年來,學校以“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為契機,立足時代發展要求和學生發展需求,結合職業院校特點,創新育人思路和舉措,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具有示范性、影響力的“三全育人、四優育才”的“五進五精”育人模式。
堅持系統思維
構建“五進五精”
學校堅持系統思維,在目標指向、構建原則、實施路徑、實踐品牌、考核評價等方面形成獨具特色的內容,構建“五進五精”育人模式,著力培養“職業道德優、職業技能優、人文素養優、就業創業能力優”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在推進“五進五精”育人模式的過程中,學校堅持一體化設計、專業化運行、協同化育人的原則。全面統籌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做好系統設計、整體規劃;圍繞“制度完善、隊伍強大、組織有序、評價科學”,完善“三全育人”專業化運行機制;發揮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協同效應,實現人人育人、時時育人、處處育人的目標。
聚焦主要問題
助推精細精準
在育人實踐中,為了解決“教”與“育”、“管”與“育”、“服”與“育”之間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學校既面向全體“大水漫灌”,也分層分類“精準滴灌”,積極創新育人機制。
學校推動育人資源優化整合,構建“大協同”育人機制。全面落實“三全育人”要求,將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和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推進育人主體由“單”轉向“全”、育人過程由“分”轉向“合”、育人空間由“點”轉向“面”,實現育人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共筑育人同心圓。
學校推動育人過程精細精準,形成“全時空”育人格局。拓寬育人路徑,重點推進育人“進課堂、進實踐、進生活、進文化、進網絡”;創新育人方法,強化“精準調研、精確定位、精心組織、精致服務、精細考核”,形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不盡責的育人氛圍。
深化“五進五精”
提升育人實效
學校從“課堂、實踐、生活、文化、網絡”5個維度切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推進“精準調研、精確定位、精心組織、精致服務、精細考核”,開辟“三全育人”新路徑。
以“五進”奠育人之基。進課堂,注重“三融入”:融入通識課、融入專業課、融入實訓課,著力打造“紅色走·讀”實踐教學品牌、“五融五促”勞動教育品牌。進實踐,注重“三深入”:深入社團活動、深入志愿服務、深入素質拓展,著力打造“三把刀·創”“雙創”教育品牌。進生活,注重“三關注”:關注學習生活習慣、關注生理心理健康、關注困難學生,著力打造“三困生·育”聯指幫扶品牌。進文化,注重“三滲透”:滲透職業文化、滲透專業文化、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打造一體兩翼“三把刀·匠”校園文化品牌。進網絡,注重“三清楚”:清楚學生所思所想、清楚學生網絡表達、清楚網絡思政方法,著力打造“春風化雨e+”網絡育人品牌。
以“五精”筑育人之本。精準調研,堅持“三聚焦”:聚焦育人薄弱點、聚焦育人關鍵點、聚焦育人切入點,打通“需求+供給+載體”育人渠道。精確定位,堅持“三遵循”: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職業教育規律,構建“教學+管理+服務”育人網絡。精心組織,堅持“三落實”:落實育人舉措、落實主體責任、落實長效機制,形成“崗位+職責+規范”育人包。精致服務,堅持“三立足”:立足學生成長成才訴求、立足就業創業需求、立足時代發展要求,打造“項目+導師+課程”個性化教育菜單。精細考核,堅持“三優化”:優化考核指標、優化考核內容、優化考核方法,形成“標準+平臺+激勵”工作鏈閉環。
經過著力探索,學校創新育人機制獲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思政活力迸發,“紅色走·讀”將思政課堂搬到歷史現場,使思政學習變得更加生動。僅2021年上半年就有7400余名學生積極參與。二是學生能力顯著提升,在各類大賽中摘金奪銀,獲全國技能比賽金獎18個、全國文明風采競賽獎項896個,獲省“雙創”類大賽獎項15個,學生志愿者在各類重要活動中表現突出,學校獲江蘇省青年志愿服務事業貢獻獎。
“五進五精”育人模式成為高職院校育人工作的成功案例,在江蘇省乃至全國得到推廣。全國班主任工作與師德建設、江蘇省“雙創”教育、江蘇省勞動教育等現場會在江蘇旅游職業學院舉辦,來自全國350多所學校的1300余名教師聽取了成果介紹。學校多次承辦江蘇省職業學校德育課骨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學生管理工作負責人能力提升培訓、職業學校創業教育(競賽)及指導能力提升培訓等項目。學校受邀在新疆、海南、貴州及江蘇南京、蘇州、無錫、鹽城等地進行經驗交流。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