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明兩年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本市穩步推進“職教高考”改革,職業教育“擴招”“精準對接”本市產業發展需要和空間結構布局,瞄準人力資源緊缺專業,采用定向招生、聯合培養等多種方式,面向外省適當增加招生計劃。
目前,本市職業教育存在“支撐城市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數量短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動力不足”“職業院校開展職業培訓的激勵政策有待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尚不完整”四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市教委主任劉宇輝介紹,本市出臺《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突破了一些體制機制,比如穩步推進“職教高考”改革,完善考試招生辦法;探索高職院校或技師學院面向完成基礎教育高二年級學業的學生招生等,力求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本市職業教育將拓寬招生渠道,調控生源結構,合理確定職普比。劉宇輝透露,本市將穩步推進“職教高考”改革,針對不同類型生源,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為市級、國家級和世界級技能大賽獲獎學生等拔尖人才搭建免試進入高職院校學習、進修或從教的途徑。同時,本市將面向退役軍人、再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擴大職業院校招生。
特色高水平中職學校將試點開展專科人才培養改革項目。本市還將探索高職院校或技師學院面向完成基礎教育高二年級學業的學生招生,開展短學制培養。加強學段銜接教學模式設計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研究。根據高等學校設置制度和程序,將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納入高等學校序列。
職教聯盟新模式也將落地。本市將促進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在養老、護理、學前教育、家政服務、健康管理、軌道交通、城市運行、非遺傳承等首都發展和民生領域急需的人力資源緊缺專業,采用定向招生、聯合培養等多種方式,面向外省份適當增加招生計劃。
本市將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并按規定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本市將鼓勵試點企業以多種方式依法參與辦職業教育,可按投資額的30%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推廣‘入學即入職,工學交替,校企協同’培養機制。”劉宇輝說,要探索實施項目制辦學模式,以企業為主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企業與學校共同開展項目開發和運行,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設置、課程設計、教學評估等管理工作,促進職教人才培養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北京將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若干國際知名的職業資格證書和執業資格考評標準,探索建立國際職業資格培訓中心或國際教育考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