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原標題:作為職業教育“老兵”,王紅軍代表一直關注“老本行”——(引題)
為職業教育發展鼓與呼(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黃洪濤
“本科職業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承擔試點的學校數量很少,需要各方更多支持和包容”“高職院校學習時間短,學生技術技能基礎不夠扎實,建議在高水平高職院校中開展長學制工匠培養的試點”“希望在財政、法律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貢獻和地位”……
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教務處處長王紅軍一直關注“老本行”,為職業教育發展鼓與呼。
他是職業教育戰線上的一名“老兵”,所在的工作單位原名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于2019年升格為本科職業學校,現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是最早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的學校之一。
“本科職教尚在試水,面臨的問題很多,需要一個個解決。”王紅軍認為,與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相比較,開展本科職業教育的學校數量很少,試點學校辦學實力相差較大,部分學校辦學實力甚至不如專科高水平學校。鑒于此,去年初,他呼吁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出臺本科職教基礎性規定、指導意見和支持政策等,促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高起點、高質量發展。
去年,他曾建議盡快出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學位管理及授予辦法,盡快出臺本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指導意見及相關專業教學標準等,支持本科職業學校聯合行業領軍企業、頭部企業組建“全國本科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
這些建議很多都被采納,推動了一些問題的解決。“2022年,我們第一批本科學生就要畢業了。學士學位如何授予在去年還是一個問題,現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有了工作意見,問題已解決。”王紅軍為此感到高興,“有關政策的及時出臺,解決了學校和學生的燃眉之急。”
去年,王紅軍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參與《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的首次審議。他認為,職業教育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支持,但在財政性投入以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落實仍然不到位,希望政策切實落實落地,可重點支持一定數量的職業學校,重點建設,起到引領作用,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貢獻和美譽度。
日常調研中,王紅軍對實體經濟發展、技術工人薪酬待遇、工匠培養等問題格外關注,他呼吁加強對實體產業核心技術支持、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開展工匠培養試點、切實提高技術工人薪酬待遇和社會地位。
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王紅軍正在加緊完善今年的建議。他將繼續為職業教育特別是本科職業教育發聲,“希望給予職業教育更多關注和支持,讓職業教育真正熱起來、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