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歐媚 董魯皖龍)“辦好高質量的職業教育,為產業和社會提供大批高素質勞動者,是世界各主要發達經濟體發展過程中一條重要經驗。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我國職業教育經費投入逐步增加,然而由于職業教育投入的底子薄、歷史欠賬多,現有投入還無法完全滿足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與辦學規模還不十分匹配?!比珖f委員、東北大學教授趙繼表示。
趙繼在調研中發現,2020年,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872億元,同比增長9.97%;高職高專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758億元,同比增長14.73%。然而,隨著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尤其是高職院校擴招后,校均規模擴大20%,有的學校辦學資源被稀釋,出現辦學條件不達標的情況。一些省份高職生均標準執行不徹底,沒有覆蓋中央企業辦學。中職生均撥款國家標準遲遲沒有出臺,各省標準不一,中職經費投入難以保障辦學條件的改善。
對此,趙繼表示,加大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改善職業院校辦學條件,是辦好職業教育的基本保障,也是確保職業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涉及多個部門,地方政府是保障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主體。建議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牽頭,協調各地和各部門厘清分工,落實責任,合力保障職業教育辦學條件的改善?!壁w繼說,有關主管部門要科學測算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缺口,推動各地完善生均撥款制度,建立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相適應的經費投入機制。同時,要將地方對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情況納入督查激勵省份、產教融合型城市遴選評審指標,并加大賦分權重,將每年各地對“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落實情況納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推動地方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此外,要加快推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辦學模式改革,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落實好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抵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