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歐媚 唐琪)“建議進一步完善國家層面校企合作的頂層設計,真正落實校企合作的‘雙主體’定位。”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教授朱曉進近日表示。
朱曉進認為,《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開創性的意見要求。但在具體推進落實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政策相關配套文件有待落實,二是部門和地區重視程度不均,三是企業參與積極性整體不高,四是職校參與面臨獲取企業的信息來源少。
為此,朱曉進建議:
第一,進一步完善國家層面校企合作的頂層設計,真正落實校企合作的“雙主體”定位。統籌教育、人社、發改、工信、財政、農業農村、國資、稅務等有關部門及行業組織,落實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創新性的企業激勵政策。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多路徑嘗試探索混合所有制,如混合所有制實訓中心、企業學院,混合所有制公司(集團)辦學等。
第二,各級政府要出臺校企合作的地方性細化方案并納入考核。地方政府要成立專門協調機構,制定校企合作細則方案,加強對各種合作模式的指導、服務、協調。建設打破校企需求信息不對稱的大數據平臺,并對參與企業進行動態評估。
第三,加強宣傳和分類激勵,激發企業參與積極性。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對于中小微企業,降低補貼門檻,簡化補貼流程,吸引參與校企合作;對深度參與校企合作并取得突出成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大型企業,將其認定為“產教融合型企業”并給予一定獎勵和榮譽。
第四,多措并舉進一步提升職業院校辦學實力。進一步優化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提升職業學校的專業競爭力。進一步探索和實施柔性人才引進,完善后續評聘程序,提升教師隊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