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25日訊(記者 劉佳)上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職教法》)經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并將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就“普職分流”再做重新定義,日前,有媒體解讀為“取消初中畢業后普職分流”。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該表述系誤讀。在現行招生制度中,“普職分流”已實施多年,但就此前備受社會各界熱議的普職分流比達5:5這一數據,儲朝暉表示,應根據各省情況制定計劃。
普職分流實施多年 部分省份初中畢業生5成以上升入職高
2021年,《職教法》修訂草案中,對“普職分流”給出了明確的規劃:國家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并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由此,普職分流進入公眾視野,同時,“初中畢業生50%升入職業學校”的話題也一度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在上周新修訂通過的《職教法》中,對于“普職分流”重做定義。其中強調,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法案中的表述方式,被部分媒體解讀為“取消初中畢業后普職分流”,對此,儲朝暉明確:系誤讀。他依據現行招生政策分析稱,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1年,我國的普職分流比例為6.5:3.5,各省普職分流比例各異。“從招生環境看,我們必須存在分流。”但對于普職分流的比例,相關立法并未給出剛性的要求,比如,江蘇等工業發展比較領先的省份,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情況較好。此外,因為江蘇的普通高中學位相對緊張,因此,學生中考后升入職業學校成為常態,這一比例能達到5:5,甚至以上。但對于北京這一類城市,普職分流比差異較大。去年,北京普通高中錄取率約為69%,職業學校錄取率僅為31%。
因此,對于媒體提到的新修訂版《職教法》“讓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也并不符合各地實際情況,要視各地學位和當年報考學生人數而定。
普職分流不應看中考分數 應側重過程性評價
目前,我國通過中考進行普通高中、職業學校的學生分流。對此,儲朝暉認為,普職分流應更加重視技術和過程性評價,尊重學生的天性,而非以分數定發展。
“每個學生的天性各有不同,有的更適合從事技術實操,有的更適合從事學術研究。”他認為,不應該以中考分數這種客觀的數據來將學生分層,而應該尊重天性。這方面可以參考部分西方國家的做法,在初中階段,由教師完成過程性記錄,通過觀察、評分決定學生的學術或職業發展。
但他認為,家長觀念和社會環境仍舊是制約職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依法但不能靠法。任何法律只能起到約束作用,但具體落實還要看地方政府和社會執行。”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