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十這年
成為一名職校生后,我聽到過不少聲音,比如職校生“底子薄”,大多是“混日子”。選擇成為一名“汽修人”后,這些聲音又變成了“汽修太辛苦”“不適合女生”。不管別人給我貼了什么標簽,我對自己的選擇并不后悔。可以說,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不僅讓我掌握了專業技能,有了一技之長,更讓我看到了只要敢于為自己的熱愛付出一切,人生同樣會充滿精彩。
我來自一個普通工薪家庭,父母年輕時就來到深圳打拼。從小到大,除了喜歡汽車和汽油味道這點小癖好外,我只是個平凡的女孩。看電影《速度與激情》時,影片里的汽修工吉米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時我就想,如果我能像他一樣會修車,甚至也擁有一輛自己親自改裝的汽車,該有多酷。
初三時,我面臨著讀普通高中或職業高中兩條路的選擇。經過認真研究與思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成績中上卻偏科的我最終選擇了自己熱愛的汽修專業。父母知道后感到很吃驚,非常不明白我為什么選擇汽修專業。我和他們講職業發展前景、談我的夢想,告訴他們我相信將來一定能在汽修領域實現自己的價值。耐心溝通后,他們最終尊重了我的選擇。
在職業高中,我們的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各占五成,除了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外,還有大量的汽修理論和實踐課。學校3000平方米的機電維修車間里,擺放著一輛輛汽車,我在這里不斷練習和提高著實操技能。
的確,學習汽修專業女生存在著體力等方面的短板。但是,我也慢慢地發現,相比于男生,我們更細致、更愛琢磨,在故障診斷中總能快人一步地發現障礙點;我們步伐輕盈、活動靈巧,動作的連貫性更好。在我看來,汽修不應該是一項只適合男生的職業。
2021年4月,經過嚴格的校內集訓和選拔,我登上了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汽車機電維修技能賽項的比賽舞臺,和其他35位男選手同臺競技。當時,現場不少人都有些目瞪口呆,就連見多識廣的裁判組專家都感到驚訝,沒想到會有一名女選手。最終,我獲得了該項目的一等獎,也因此受到了更多關注。
在我看來,“職校生都是在混日子”“女孩不能學汽修”,這些都是刻板印象。很多人會因此害怕被人嘲笑、質疑,而不敢去嘗試。在我的身邊,有因為“落榜”抱著遺憾來到職業學校的,也有像我一樣“奔著自己的目標”的學生,我們都在認真鉆研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技能的努力中,收獲了更多人的點贊和認可。
在職校的3年里,我學習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識,也在自己熱愛的道路上收獲了進步和成長,真切感受到了職業學校也能為學生提供發展空間和上升通道。
我從小生活在深圳,這是一座奮斗的城市,一座不設限的城市,正如“00后”的我們,不給人生設限,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慶幸自己選擇了熱愛的專業,作為職業教育的受益者,我也清晰地感受到,只要奮斗,每個人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精彩舞臺。
(本報記者梁丹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