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敖 蓉
從1999年首次頒布職業分類大典,到今年進行第二次修訂,20多年間職業變化之快,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活躍程度。未來,需對“上新”職業的發展多上心,保護好從業者權益,為社會進步注入新動力。
近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向社會公示。這是自1999年頒布首部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以來的第二次全面修訂,其中既納入了新增職業信息,又更新合并了部分原有職業信息,還取消了電報業務員等已消亡職業??梢哉f,一部不斷修訂完善的職業分類大典呈現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帶來的業態變化,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職業目錄有進有出,是時代變遷下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的結果。
在新修訂的職業“版圖”中,億萬勞動者所從事的職業被劃分為8個大類、2967個工種。與2015年版大典相比,增加了法律事務及輔助人員等4個中類、數字技術工程技術人員等15個小類,以及碳匯計量評估師等155個職業。職業的變遷,既反映客觀現實,順應市場需求變化,又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尤其是被列入大典的18個新職業備受關注,這對于新成長勞動者和未來勞動者而言,意味著職業發展方向將有更多選擇。
對數字職業進行標注,是我國職業分類工作的重要創新。當前,數字經濟正在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發生深刻變革,與數字經濟相關的多個職業已經為互聯網與信息產業的新技術應用發揮了巨大作用,如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增材制造工程技術人員、數據庫運行管理員、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等。以數據庫運行管理員為例,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使得不少企業需要配置數據庫運行管理員。盡管我國已有數十萬數據庫管理和維護人員,但未來需求量將遠遠大于實際擁有數,僅薪酬一項,這一職業的工資增幅就比其他計算機崗位更優渥。數字職業的崗位擴容,需要今后加速培養大量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此次確定的職業分類,將為國家職業標準的出臺提供依據,推動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的職業教育培訓和人才評價更加規范,從而促進就業創業。
另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數字化新職業是農業數字化技術員。前不久,人社部、教育部、民政部下發的《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城鄉基層就業崗位發布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多渠道、多形式、多領域為高校畢業生提供適合的基層就業崗位。要知道,在今天的農村大地上,并不只有干農活一種選項,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有很多適合當代青年所學所長的職業,農業數字化技術員就是其中一種。即便是種地,現代數字農業技術也已貫穿農作物耕、種、管、收的各項環節中,大數據的“翅膀”讓農作物長勢和收成可預知預判。下一位農業科學大師很有可能就是從一名農業數字化技術員做起的,借助北斗定位、AI智能“操盤”農作物生根發芽、抽穗豐收,從而洞見萬物生長的奧秘。由此可見,新職業能更新當下人們的擇業觀念,更能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從1999年首次頒布職業分類大典,到今年進行第二次修訂,20多年間職業變化之快,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活躍程度。今天,就算是從事生產一線上擰螺絲的工作,與過去相比也大有不同,復合型、智能化、綠色環保不僅是今后產業的發展方向,更是每一個勞動者需要苦練內功、提高競爭優勢的職業追求。未來,更需對“上新”職業的發展多上心,在行為規范、勞動保障、工資福利等方面明確標準和規則,保護好從業者權益,為社會進步注入新動力。(敖 蓉)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