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專業技能學習
優美的現代化校園環境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近年來,河南省許昌科技學校堅持以實施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為抓手,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實現了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的跨越式突破。學校先后獲得國家重點職業學校、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河南省校園足球試點學校、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職業教育攻堅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示范校、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為全國同類學校的創新發展提供了經驗。
高瞻遠矚,厚積薄發,開啟“雙高建設”新征程
近年來,許昌市政府部門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工作,高瞻遠矚,統籌安排,高起點謀劃全市職業教育改革,先后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優化專業布局提升辦學水平的實施意見》《關于印發〈許昌市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關于印發許昌市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對職業院校整體布局、專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教融合提質增效、創新發展高地建設等工作進行統籌安排部署。2018年9月,許昌市政府部門投資15億元建成了占地800余畝的職教園區,包括許昌科技學校在內的3所市直中職學校整體遷入職教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1958年建校的許昌科技學校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9年5月,許昌科技學校被認定為“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工程擬立項建設項目”。為推動“雙高建設”高質高效,學校成立了“雙高建設工作專班”,一把手親自抓,分管校長重點抓。通過校領導下沉教研室,入企業考察等舉措,著力在學校硬件設施和內涵建設等方面下足功夫,攻堅克難,保證了工作的高效推動。在“雙高”項目的助推下,學校積極謀劃,創新舉措,建設完成4個項目類和10個非項目類建設任務,共計購置實訓設備966臺(套)、軟件系統69套、無形資產39項。軟硬件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專業建設迭代升級,各專業群得到了高質量發展。
走進現在的許昌科技學校,處處有美景,四季有花香,教學樓、宿舍樓、餐廳、活動廣場的名稱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如語出“學不可以已”的“不已樓”、語出“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的“敦行樓”等。在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科技興國”“大國工匠”等也在充滿現代企業文化和科技氣息的教室、實訓室中處處體現。一個綠色生態與人文氣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職業氛圍共存的特色校園已初具規模。
黨建引領,優質發展,構建“雙高建設”新格局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自2020年許昌科技學校被認定為省級黨建工作示范校以來,黨建工作就成了學校一張亮麗的名片。校黨委以“一三四六強黨建,爭先創優促發展”作為黨建文化建設品牌,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惠及學生終身發展、服務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教育改革發展方面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全校大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線上+線下”“陣地教育+特色活動”聯動方式,打造學習研討、文藝宣傳、陣地教育等平臺,逐步推進“紅色資源教育”“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主題新聞宣傳、“爭先進,樹典型”優秀選樹、精品示范黨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調研等八個主題的系列活動。修建黨史黨建館、黨員活動室、戶外黨建文化長廊等7處黨建文化陣地,購買黨史書籍,開展紅色基地培訓學習,有效引導全校師生共同學好黨史必修課。
圍繞“以黨建的高質量發展推動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學校嚴守“三條底線”:一是守好校園安全底線。完善管理機制,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持續開展安全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完善校園安全管理機制;同時加強宣傳教育,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和意識形態工作,嚴守校園安全底線。二是守好黨風廉政底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落實廉潔自律各項規定,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排查廉政風險,嚴守廉政底線。三是守好育人質量底線。加強對教師隊伍的思想引領和考核管理,同時建立完善師德師風各項規章制度,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嚴守育人質量底線。
與此同時,學校大力開展“四雙”工程。在“雙亮”工程中,開展黨員設崗定責活動,黨員教師亮身份、亮責任,營造關鍵崗位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突擊攻關有黨員的局面;在“雙培”工程中,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鼓勵優秀教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注重把黨員培養成優秀骨干教師,開展教學師帶徒活動、班主任“青藍工程”、師德師風征文演講評比等,深挖一批身邊的教育典范;在“雙建”工程中,把黨支部建立在學科上,黨小組建立在專業上,實現政治工作和教學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力量;在“雙高”工程中,以黨建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質量發展,建立以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名師為導師的“三名”工作室,實現黨建和教育教學的同頻共振。
以高質量黨建為動力,學校下足“六個功夫”。在加強意識形態教育上下功夫。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史學習教育等專題學習,深化學雷鋒志愿服務,發揮先進典型示范效應。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抓好黨支部內部會議及組織生活制度,規范黨員發展流程,完善黨員學習及評優評先制度。在創新工作形式上下功夫。以支部為單位,創新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充滿正能量的黨員活動;通過紅色教育基地實地培訓,拓展感性與理性交融的平臺。在陣地建設上下功夫。整合資源,修建黨史黨建館,建立室內、戶外黨建文化陣地,充實黨建資料,拓展黨組織活動和黨員教育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在聯系教育教學實際上下功夫。開展“雙培雙建”工程,全力推進學校內部改革,制訂發展規劃和培養措施。在檢查落實上下功夫。以“以案促改”工作為抓手,推進作風建設長效化和常態化,為實現學校科學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作風保障。
為助力黨建品牌建設,學校電視臺創新推出《紅色影視》《書記帶你看電影》等多個紅色欄目,開辟訪談類節目《出彩科技人》,用鏡頭記錄下師生成長的精彩瞬間,進一步提高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校刊《紅五月》創新板塊內容,增設“職教新聞”“學黨史 強信念 跟黨走”“黨史故事”等板塊,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校微信公眾號將國內外時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熱門話題與學校具體工作相結合,及時發布推文。抖音號、視頻號等新媒體社團的學生,多次參與學校大型活動的拍攝報道工作,多方位的宣傳引領,全面而有重點,讓廣大師生及時了解政策,關注學校當前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增強廣大師生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在對外宣傳方面,積極向社會發聲,學校工作亮點被“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采納6篇,省級電視臺報道1次、市級電視臺報道30余次,市級報紙報道50多篇,增加了社會的關注度和認可度。
立德樹人,提質增效,綻放“雙高建設”新活力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重點任務之一。許昌科技學校牢固樹立具有新時代風范的“進學校都是才、出學校必有用”的人才觀和“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育人觀,按照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名師的階梯,大力培養青年教師,促進師生全面發展。
學校打造“五育雙培一樹人”的德育體系,即:理想信念教育,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紅色精神教育,傳承紅色精神,爭做紅色傳人,共筑強國之夢;技能提升教育,幫助學生培養工匠精神,弘揚工匠精神;勞動生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歷練勞動技能,弘揚勞動光榮;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堅持產教融合,雙元育人。同時,學校以文化育人為抓手,豐富校園文化,通過文化長廊、班級文化建設、新媒體宣傳等營造積極向上的德育文化氛圍;以活動育人為抓手,開展國旗下演講、主題班會、思政大講堂、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書香校園主題活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文明好少年”評比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飽滿的家國情懷,展現學生時代風采,在活動中表彰優秀,樹立榜樣;以常規管理為抓手,以學風、衛生、紀律、公寓、團日活動等評比為主線,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許昌科技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學生和青年教師的思想引領工作,圍繞“提升團的三力一度”的中心目標,在青年陣地建設、黨史學習、志愿服務等重點工作上創新提質,建設“八有”業余團校,采用了“理論+實踐”“線上+線下”的培訓課程體系,積極探索“專業+社團”的融合模式,貫徹“管理制度化,流程規范化,工作自主化”的目標,充分發揮團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團員、團干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共青團建設持續貢獻力量。近年來,學校多次承辦省、市級大型志愿服務活動,并獲得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學校在2019年承辦的河南省學校共青團基層基礎工作大賽中,獲得工作項目大賽特等獎一個、微團課特等獎一個、微團課一等獎一個、特別貢獻獎一個。2020年4月學校被評為“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2022年4月學校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重視對教職工的師德教育和典型挖掘,定期開展“道德講堂”,推選出一批文明教師典型,同時多措并舉,促進教師整體隊伍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充分發揮“三名”工作室的輻射、引領作用,實施“師帶徒”、班主任“青藍工程”,推動新入職教師快速站穩講臺,有效提升青年教師的成長和教育管理人才梯隊培養。學校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在課堂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學校開展“四課”活動,以匯報課、優質課、觀摩課、示范課的形式,在教師中掀起了聽課評課研課的高潮。學校每周自制教研簡報,鼓勵青年教師在老教師的引領下積極開展課題研究,2021年,學校參與一項國家課題,三項省級課題、三項市級課題結項,獲評兩項市級優秀成果,實現了“教”“研”深度結合。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以賽育人,是學校教育理念的一大創新。學校高度重視中職技能大賽和文明風采大賽,尤其重視全員化類的項目,搭建校、市競賽平臺,科學備賽,不斷提高師生競賽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在2021年省級技能大賽和文明風采大賽中,許昌科技學校成績大幅提升,獲得25個一等獎、20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的優異成績,技能類競賽全部獲獎;數控綜合應用技術團體賽獲得省級一等獎,實現了該賽項的突破。此外,許昌科技學校連續兩年榮獲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競賽活動“優秀組織獎”。
教師大賽更是成績斐然。徐堯老師代表河南省參加全國中職班主任素質能力大賽,獲國家三等獎;孫智茜老師的微課作品入選國家教育部門基礎教育精品課;在省技能大賽教師組比賽中,黃金來老師和高媛媛老師在各自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兩名教師分別位列全省第二名,榮獲省級一等獎;在班主任素質能力大賽中,孫會、趙晨雪、劉旭冉三名教師憑借扎實的基本功,代表許昌市入圍省賽,并在省賽中獲得一等獎。
過硬的教學質量,驕人的大賽成績,贏得社會各界的認可和信任,也吸引了慕名而來的莘莘學子,在校生突破6000人,多個專業實施面試招生,實現了學生與專業更精準的匹配,為培養職教技術能手乃至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打下堅實基礎。
在“以人為本”核心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將競賽、課堂教學改革、校企雙主體育人有機結合,不斷豐富和完善“五育雙培一樹人”的德育體系,增加“高鐵、郵輪乘務定向班”“新能源汽車技術定向班”的數量,增設“軟件測試與開發定向班”“大數據技術應用定向班”“工業互聯網定向班”,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空間和通道。通過發現、放大學生閃光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擁有一項技能、一個愛好、一項特長、一門本領,讓每名學生都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為學生的人生成長揚帆導航,讓每名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現“雙高建設”新突破
學校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為發展定位,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實現每個專業對接一至三個企業,并與企業深度合作、高效融合,是許昌科技學校“雙高建設”成功經驗的又一大特色。
汽車類專業與長城汽車進一步深化校企融合度,2021年9月,長城汽車向學校捐贈6輛教學用汽車,2021年10月,向學校汽修專業學生捐贈工裝,校企雙方在原有合作基礎上持續推動“六共建設”,按照企業工人的要求讓學生進行實習實訓,逐步實現“廠中校,校中廠”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適合產業發展和行業需求的新時代汽修人才,得到了企業的充分認可。2022年1月,長城汽車向學校贈送“2021年最佳合作院校”錦旗,許昌科技學校是長城汽車贈送錦旗僅有的一家中職學校。
機電類專業群和許昌市中德合作項目重點企業——河南盛世恒信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中德實驗班,借鑒德國“雙元制”教育理念,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通過訂單培養、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的“教、學、做”系列過程,同時,組建實訓室及考核中心,用于保證中德實驗班教學實訓環節的正常運轉,目前開設有6個中德實驗班,在學生職業素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就業創業能力等方面逐漸凸顯競爭優勢。
信息類專業是校企合作具有代表性的專業,是地區中職學校引資入地方的成功實踐,實現了辦一個專業興一個產業的辦學模式。學校與具有中科院背景和強大科研能力的國云科技進行合作,拓展信息類專業的發展方向,開設國云定向班。2021年5月,國家云計算和大數據重點課題聯合實驗室在學校正式成立,高端學術專家講學,前沿科研成果入校,全面提升了學校計算機專業教研水平,帶動了信息類專業群布局升級。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國云科技的高度認可,結合產業需求和學校學生特點,計劃投資5000萬元落地許昌,分三期建設許昌國云。三期建成后,能為許昌本地解決2000—3000人的就業問題,讓許昌科技學校信息類專業的學子不出許昌就可以就業于前沿的高科技公司。
校企深度融合,為師生專業技能的提升創設了更加優越的條件,也為增強學校專業的社會競爭力增添了砝碼。近幾年,到學校開展校企合作的企業越來越多,高標準配備了實訓設施,合作企業投資300余萬元,建設了智能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技術、多功能演播廳、高鐵模擬艙、安檢、茶藝、古箏等20多個實訓室,已經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學生的實訓條件與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高水平的學校和高質量的專業建設變成了現實,為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立足高遠,成就長遠,鑄就“雙高建設”新輝煌
2022年,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改革攻堅的關鍵之年,也是許昌科技學校“雙高”三年建設的收官之年。
在磨礪與沉淀中砥礪奮發,不僅拉動了地方對中職教育進行投入,調動了學校改革建設的動力,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提高了學校教育的社會影響力,也為學校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翻開許昌科技學校發展規劃,呈現出一幅氣勢恢宏的藍圖。在市政府部門、教育主管部門領導下,學校高速發展,凝聚各方合力,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圍繞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高瞻遠矚,開拓進取,步入高鐵新時代。
——強化頂層設計。制定指導意見,明確職業教育的辦學定位、發展路徑、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辦學體制,引導學校在內涵上下功夫,提升辦學質量。
——爭創文明校園。在連續兩年在市級文明校園標兵單位年度驗收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上,積極改進,精益求精,高標準嚴要求,爭創省級文明校園。
——優化專業布局。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效對接,努力打造特色、叫響品牌。
——完善師資建設。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力爭“雙師型”教師占比達到65%以上,落實教師企業實踐和輪訓制度,打造高質量教師發展體系,不斷提升整體教育教學水平,繼續堅持以賽促教,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項“賽課”活動和班主任大賽,計劃取得省級一等獎,帶動教師和班主任隊伍邁上新臺階。
——推進“校企合作”。打造校企雙元育人平臺,形成技術聯盟型、協同服務型、“雙創”孵化型、國際伴隨型四類協同育人模式,同時結合企業進行學徒制培養,合作探索工學交替、多學期、分段式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性教學改革,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開展技能培訓。圍繞“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的建設目標,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學結合、育訓一體,加快實訓基地建設,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學校培訓數量計劃達到1.2萬人次以上,為“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的建設貢獻力量。
——保持大賽增長。細化獎項目標,詳細制定備賽方案,加強督促落實力度,力爭再上新臺階,確保校賽參賽選手全員化,確保已開設專業的省級賽項全覆蓋參賽。
凝心聚力謀發展,“雙高建設”鑄輝煌。學校認為“雙高建設”為學校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將進一步夯實學校基礎建設,完善學校實習實訓設施,豐富校園文化和內涵建設,助推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新時代新征程,許昌科技學校將再接再厲,以搶抓機遇、只爭朝夕、爭先進位的時代意識、進取意識和勤勉精神,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許昌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鑄就新的輝煌、續寫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華章。
(李黎)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