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黨的二十大,萬眾期盼,舉世矚目。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今日起,《西海都市報》推出二十大代表風采系列報道,聚焦工作在青海一線、來自不同行業的基層黨代表,講述他們堅守初心、踐行使命,立足本職、踔厲奮發的生動故事,展示青海黨員干部牢記時代使命、強化責任擔當、積極進取作為的精神風貌,激勵高原兒女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韓石在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上發言。圖片由本人提供
筑路高原
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交通
青海省交通工程技術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韓石
人物名片:
韓石,撒拉族,1980年5月出生,2002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青海省交通工程技術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先后榮獲全國公路交通系統金橋獎、全國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先進個人、青海省青年崗位能手、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先進個人、青海省感動交通年度人物、青海省信訪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
“得知自己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特別激動和感恩。激動的是,如此大的榮譽落到了我這個普普通通的黨員身上;感恩的是,組織的培養讓我有幸參加黨的二十大,再一次見證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時刻。”國慶假期前,原本休假在家的韓石回到了工作崗位,為日益臨近的盛會做準備,他信心滿滿。
堅決履行好黨代表職責
9月30日,坐在辦公桌前,韓石又一次翻開調研報告,查閱起一摞摞資料。
這段時間,他利用假期抓緊學習,用心鉆研如何堅決履行好黨代表職責、正確行使民主權利,確保自己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他期待走進人民大會堂,履行好一名黨代表的職責。
他不由地回憶起2021年7月1日,應邀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上與十萬人振臂高呼“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人民萬歲!”的情景。他堅信,舉世矚目的黨的二十大必定是一場團結的大會、奮進的大會,更是一場創造奇跡的大會,他要把盛會精神原汁原味帶回高原大地。
為高原筑路20年
工作20年,韓石先后參與了平阿高速公路、拉脊山隧道工程、德香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是一名在交通戰線上創下非凡業績的奮斗者,更是一名甘愿把一生交付給青海交通事業的奉獻者。
2010年,剛滿30歲的韓石負責阿岱至李家峽公路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阿李公路地段地勢險要,溝壑縱橫、坡陡坎高、地形復雜,他挨家挨戶講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政策依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為施工單位創造了良好的施工環境。
2013年,他在海拔3100米的茫茫戈壁中征戰,負責德香高速公路項目管理工作。項目全線以荒漠、戈壁、鹽堿沼澤及水草地為主,面對便道不通暢、水資源缺乏、不通電、無信號、沿線公路筑路材料匱乏等挑戰,他沒有氣餒,而是帶領團隊用3年時間完成建設并通車運營。2014年,德香項目辦被評為全國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先進集體。
近年來,青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長足發展,從河湟谷地到青南高原,從東部農業區到西部戈壁深處,隨處可見旌旗招展的公路建設現場,特別是國省公路干線建設呈跨越式增長,高墩大跨橋梁、長大隧道項目數量逐年增多,安全生產壓力隨之增大,隱患防范壓力明顯增加,他始終堅持原則、以身作則,全力保障在建項目質量、安全受控,群眾出行安全、暢達。
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交通
韓石是撒拉族,他把民族團結一家親理念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德香項目建設中,他組織參建單位參與當地那達慕大會,為沿線牧民整修牧道,為烏蘭縣抗洪救災捐款,為都蘭縣第二完全小學和都蘭縣第三完全小學捐贈學習用品。他的善舉隨著條條公路的延伸,通到了當地牧民心中,也感染著身邊的人。
“作為一名基層黨代表,我特別關注國家對西部省份生態文明建設及基礎設施建設會出臺怎樣的好政策,關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工作。”韓石說,他有幸見證了青海交通大發展的時代,尤其近10年,青海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864億元。他將繼續為高原筑路,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交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彭娜)
錢建華被評選為第四屆青海省道德模范。圖片由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提供
守護光明
讓人民群眾用上放心電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變電檢修職工 錢建華
人物名片:
錢建華,54歲,漢族,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變電檢修職工,先后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青海省道德模范、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先進職工、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范等榮譽,入選中共青海省第十四屆委員會候補委員。
9月28日,已入夜,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錢建華職工創新工作室燈還亮著,錢建華和兩名年輕同事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他拿著剛研發出的變電站直流系統帶電短接工具第一代產品興奮地介紹:“這個工具的成功研制,能讓我們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完成新老直流系統的替代工作,可大大縮短變電站直流系統改造時間。”
把重托化為履職動力
錢建華面龐黝黑,身形清瘦,日常負責青海主電網330千伏及以上58座變電站的常態化檢修和故障搶修任務。
從事電網檢修37年,長年奔走一線,他從一名中專畢業生成長為電力技術專家,2011年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解決了百余項電網技術難題,完成400余項創新項目,其中177項獲得國家專利。創新工作室成為青海電力乃至國家電網系統的技術搖籃,培養了一批批高素質人才,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首批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在工作室忙碌了一天,錢建華感慨:“真沒想到我能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能夠代表一萬多名青海電網人參加黨的二十大,我深感榮幸,這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使命。我會把黨和人民的重托化為履職動力,充分聽取黨員和群眾的心聲,把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帶到大會上,深刻領會報告精神,積極建言獻策。”
踏遍青海百余座變電站
37年來,錢建華對電網設備的“脾氣”了如指掌,他參與了青海上百座變電站及青藏聯網、玉樹聯網、青新聯網、果洛聯網、青豫特高壓等重大工程驗收工作,完成上萬臺設備的檢修和應急處理,為保障青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作出了巨大貢獻。
電網設備檢修是體力活,遇上重大檢修驗收工程,錢建華連續兩三個月吃住在變電站。電網設備檢修也是考驗技術的腦力活,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不懈的創新創造,他帶領團隊實現青海主電網一項項工藝革新和技術攻堅。
高原晝夜溫差大,變電站里的金屬母線筒容易隨著氣溫的變化伸縮移動,氣候干燥使得母線筒與支撐裝置間常出現卡澀,母線易出現拉裂故障。他考察了青海所有750千伏變電站尋找解決方案,提出在母線筒支撐處安裝滾輪減小摩擦阻力,使母線筒靈活伸縮,這項改進措施被應用到青海所有750千伏變電站中。
初上高原的電力設備容易“水土不服”,他分析環境特性,摸清設備“脾性”,開展創新改良,研制出高原型旋轉式隔離開關、高寒地區新型斷路器氣動機構、新型旋轉式隔離開關觸頭等,解決開關設備的高原適應性難題。
時刻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60后的錢建華常常和80后、90后待在一起,為年輕人提供現場教學和技術指導。為讓大家看清楚、聽明白,他陪著學員輪流爬檢修平臺,一遍遍登梯、一次次操作,有一次引起腰傷復發,貼上膏藥繼續教學。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年輕人做好表率,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傳承下去。”錢建華希望,新時代的電網青年始終對自己從事的這份“光明”事業保持熱愛與專注,努力成長為愛崗敬業的高技能人才,為黨和人民的電力事業貢獻青春和力量,讓人民群眾用上安全可靠、清潔低碳的放心電。
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他最關注的是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他說:“我將堅定不移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在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和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實踐中發光發熱,不忘初心,永葆激情,勤勉工作,以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彭娜 謝莉蓉)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