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城全景。清流縣委宣傳部供圖
開欄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新征程上面對新的挑戰,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本期起,《中國城市報》開設“踔厲榜”欄目,聚焦典型縣、鄉、企業和人物在經濟發展、城鄉建設、民生改善、社會責任等領域實現的新跨越、書寫的新篇章,從不同側面生動呈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宏大圖景和鮮活場景。
大道向前,踔厲篤行。
從傳統的內陸山區農業,到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從開采加工各種礦產資源,到加快形成氟新材料、綠色新型建材兩大百億元產業集群;從深藏山水陰陽中的太極之城,到加快推動文旅康養產業聚合發展;從沉淀于市井街巷內的客家古邑,到努力打造“小縣大城關”山區樣板……清溪長流、不舍晝夜。十年來,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經濟社會快速平穩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民生福祉顯著提升。
一條條路徑之變,一項項實效轉化,生動詮釋著清流縣在新時代振興閩西革命老區的發展實踐。
深化改革新發展開啟新征程
清流縣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側、九龍溪上游,因“清溪環繞,碧水洄流”得名,是21個原中央蘇區縣之一。清流縣這顆“山區明珠”,從歲月沉吟處發足走來,在改革創新中奮進向前,一次次跨越山的重圍,一步步突破澗的阻隔。
清流縣古時被稱為“南方塞外”車馬不踏之地,境內丘陵山地連綿起伏,水流谷壑縱橫交錯,“路隘林深苔滑”是其在新中國成立前的真實寫照。
踏平坎坷,大境通達。多年來,從山路到公路再到鐵路的建成通車,一直是革命老區清流人民的迫切愿望,也一直是清流縣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浦梅鐵路建寧至冠豸山段、興泉鐵路興國至清流段開通,結束了清流不通鐵路的歷史;泉南高速公路改擴建新增清流縣桐坑互通及連接線工程的各項手續已完成全部批復,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鳴笛聲喚醒一路青山綠水,為清流發展增添了強勁動能。
如今的清流縣,公路、鐵路路網貫通、通達四方,要素資源加速流動,發展動脈提級暢通,清流人民走在了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上。
不僅是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清流縣在重點領域深化改革中也奮勇爭先。
近年來,清流縣抓醫改、重實效,城鄉住院病人平均自付費用全市最低;抓林改、強職責,林業執法“一帶三”模式成為典型經驗在福建省推廣,入選省林業執法改革、碳中和建設試點縣,林業碳匯首單交易體量全市最大、價格全省最高;抓教改、出成績,深化“總校制”辦學,2021年、2022年高考成績屢創新高。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發展的“強磁場”、地方的“金名片”。一段時間來,清流縣全力打好“大招商、招好商”攻堅戰,不斷創新完善招商體制機制,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積極推行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管家”服務,打造項目服務的“高速公路”,盡可能讓投資商“少跑路”“不跑路”。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吸引了南方水泥、雅鑫電子、東瑩化工、中欣高寶等企業增資擴建、投產達效。
開放協作也取得新突破。清流縣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以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為依托,繼續保持全市臺企最多、投資最大、產業最特的優勢,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確定為第七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主動與華潤各業務板塊對接,簽訂《華潤集團對口支援清流幫扶協議》以及總投資60億元的華潤(清流)綠色高新建材產業園項目;積極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加強與集美區山海協作,集美(清流)產業園二期、拔里田園綜合體等共建項目正加快推進。
從貧苦老區走向奮進之路,清流縣的改革創新、振興發展步履鏗鏘。2021年,清流縣地區生產總值156.9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7008元、20617元,分別是2012年的2.2倍、1.8倍、2.2倍。截至2020年底,全縣985戶在庫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1元,比2012年增長了6倍;31個貧困村平均村財自有收入達21.34萬元,23個市級貧困空殼村全部退出,歷史性完成了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的偉大使命。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明確提出將閩西革命老區打造為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樣板。清流縣在傾力打造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先行區的新征程中闊步向前。
優勢轉化產業跟著資源走
城市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現代產業體系的強力支撐。作為老區、山區,如何補齊短板、追趕先進?關鍵在于產業,在于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氟產業是推動清流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產業。得益于當地豐富的螢石礦資源,經過30余年的發展,清流氟產業從最初的單純賣螢石原礦,到初級產品加工,再到轉型升級集聚發展,目前已形成了無機氟化物和氟精細化學品兩大體系。
據了解,全縣氟產業規模企業達16家,2021年氟新材料產業產值22億元,占規模工業產值比重38.5%;稅收達2億元,占工業稅收比重63%,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頂梁柱”。
同時,清流縣近年來持續優化布局,加快氟新材料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推動開發園區提檔升級,打造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集約高效的氟新材料產業園區體系,現已入駐東瑩化工、中欣氟材、雅鑫電子、氟化稀土等企業,形成環保型制冷劑、含氟精細化學品、無機氟化物等3條氟新材料產業鏈,氟產業集群打造取得質的突破。
放眼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如今的山城明珠工業動能強勁充足,且促進工業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清流經驗”也尤為亮眼。
在清流縣嵩溪鎮塘背村和林畬鎮向陽村碳中和示范林,福建三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出資購買了278畝林地,通過買斷25年碳匯的投資模式,同清流縣林業基金站合作規劃種植碳中和林。
該縣還在今年出臺了《清流縣建設實力一流的工業縣十條措施》,并鼓勵企業實施節能減排、綠色改造、清潔生產、機器換工等技改措施,同時強化節能申報獎補,大力宣傳碳中和示范林,建設示范林面積328畝,以縣域碳中和促進低碳城市建設,為工業減碳按下“快進鍵”。
在清流縣嵩口鎮范元村國有林場松改林地,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與清流縣開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家庭林場”的模式,利用林下空間資源和造林地的間作套種,建立“華潤+”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并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建設中藥材崗梅、草珊瑚種植基地666.7公頃。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清流縣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法寶。清流縣也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以溫泉為特色、文化為底蘊、旅游為載體,打造“水韻清流·康養福地”文旅品牌,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2021年,清流縣接待森林康養游客31.6萬人次,實現森林康養收入1.9億元。
綜合治理增進更多民生福祉
近年來,清流縣為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街道還是那條街道、小區還是原來的小區,可是居民們的感受完全變了個樣:“我們大院新修了路面,明溝改暗溝,還劃了停車線,居住環境有了質的提升。”“政府為我們小區鋪設了新井蓋、粉刷了墻體,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在清流縣龍津鎮漁滄社區舉行的居民夜談中,社區居民興奮地交流著城區人居環境改變后的感受。
以黨建引領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近年來,清流縣通過提升網格化管理水平,持續激發社區治理新動能,聚焦“燈不明、路不暢、管不通”等群眾身邊微小事,探索實施全民共建“微改造、大提升”活動,用足“繡花功夫”讓干部群眾動起來、老舊小區美起來、背街小巷“活”起來,讓人民群眾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文明實惠。
在清流縣的山區鄉村,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工作實效同樣出彩。清流縣堅持以黨建引領促發展、促改革、惠民生,聚焦農村黨支部難建強、產業難壯大、人才難育留、生態難管護等發展瓶頸,通過黨建引領促組織聯建、人才聯育、夜談聯訪、生態聯治的“四聯”模式,將黨建引領嵌入鄉村振興“經絡”,有效推動組織振興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促共融。
一條條鄉村公路通達四方,一棟棟嶄新的樓房錯落有致,一排排路燈筆直挺立;水泥路、入戶路連通每家每戶,自來水管網、農村電網全面完成升級改造……交通便利、衛生整潔、環境優美的鄉村振興畫卷在清流縣徐徐展開。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