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流縣聚焦村干部素質能力短板弱項,開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清雁競飛”擂臺比武活動,通過村級練、鎮級訓、縣級比,以賽破題、以賽爭優、以賽促干,鍛造一支講政治、本領強、作風硬的村級“頭雁”隊伍。
村級拉練,把功夫下在平時。堅持干中學、學中干,通過筑牢思想、一線磨練、聯系群眾等,提升村級“頭雁”履職本領和服務能力。集中學習強思想。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村黨組織“三會一課”學習的核心內容,邀請習近平總書記來清調研親歷者、老支書、老黨員等開展“老支書上黨課”“共話政治忠誠”等活動30余場,凝聚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如林畬鎮林畬聯村黨總支,每月固定學習日由聯建村黨組織書記“輪值”帶領村“兩委”干部、黨員、群眾等集中學習新思想、上級會議精神、強農惠農政策等,為黨員干部“充電蓄能”。精準提能促發展。針對新任村干部工作經驗不足等問題,建立“三四五導師幫帶”機制,精選幫帶導師39名,采取“一對一”“一對多”方式結對幫扶42名新進村“兩委”干部,開展授課56場,跟班鍛煉437人次,激勵“雛雁”接好接力棒、干好村里事。如嵩溪鎮元山村由幫帶導師帶領幫帶對象深入200余戶群眾家中問需問計,收集意見建議290余條,一線指導實施沿街立面改造等項目31個。聯系服務解民憂。堅持服務群眾、依靠群眾,持續深化黨員先鋒工程、“夜燈訪鄰”等制度,建立黨員“五帶頭”、黨員聯戶“五上門”等聯系群眾長效機制,村黨組織書記帶頭帶動黨員認領“六大先鋒”服務崗3100余個,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如李家鄉鮮水村整合提升“住村工作日”“主題黨日”“居民夜談日”“圩日接訪”等黨群服務活動制度,統一設立“黨群服務活動日”,累計接訪群眾230人次,解決道路修繕等民生問題49個,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鎮級集訓,把勁頭使在點上。搭建鎮級學習交流平臺,通過實施干部輪訓、開設清雁講壇、開展項目拉練等方式,推動村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干部輪訓提素質。堅持按需授課、因人施教,針對村干部培訓需求,采取“點單式”授課,精選鄉村振興、農村黨建、基層治理等精品課程,實施“小班制”培養模式,鎮級每半年對村干部輪訓1次,通過知識競賽、應知應會測試等方式,檢驗培訓成效。如嵩口鎮針對村干部在鄉村治理、旅游產業發展等方面短板弱項,組織30名村干部前往永安市五一村等地開展一線教學,提升能力素質。清雁講壇話發展。多維度搭建“清雁講壇”等載體平臺,采取書記說給書記聽、書記教給書記做、書記提問書記答等形式,每月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圍繞本村特色亮點、工作成效等開展述職,回應群眾關切,引導村黨組織書記在相互切磋、相互學習中爭先奮進振興路。如靈地鎮每月開展“頭雁話發展”活動,對照年初黨建述職評議會上承諾的事項曬成績、說問題、談計劃,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項目拉練曬成果。圍繞比黨的建設、比經濟發展、比鄉村振興、比基層治理等“四比”主題,采取實地看、現場講、相互比的方式,每季度組織本鄉鎮村黨組織書記開展項目拉練,通過村黨組織書記自評互評、鄉鎮領導班子檢查點評等方式,檢驗各村黨組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成果,評出本鄉鎮優勝村,推動大路口清韻學堂、元山蓮子等156個項目超序時完成,解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難點問題247個。
縣級比拼,把責任扛在肩上。堅持以比促學、以比促干,縣級每年開展一次大比武,助推村黨組織書記共同進步、整體提升。擂臺比武顯真功。從13個鄉鎮評選出的優勝村中推薦1名村黨組織書記參加縣級“清雁競飛”擂臺賽,通過PPT路演形式登臺打擂,分享展示本村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方面的成效,亮答卷、展思路、找短板,提升村黨組織書記謀劃推動工作能力,促進作用發揮。在“清流黨建”微信公眾號開辟專欄,集中展示參賽村風采,不斷增強清流黨建辨識度和影響力。交流研討享經驗。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主題,搭建縣級村黨組織書記交流平臺,結合全縣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舉辦“支部書記談鄉村振興”主題沙龍6場次,111名村黨組織書記相互交流經驗做法、心得體會,結合自身實際,找準發展定位,因地制宜探索提升路徑,實現分類突破、精準提升。選樹典型催奮進。在全縣范圍內遴選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群眾等20余人組成“擂臺比武”評審團,開展民主評議,結合日常比武情況,評選一批優勝村,采取階梯式資金獎補,發展建設村莊。強化結果運用,每年評選10名“一懂兩愛”好書記,在村主干招考、各級表彰、培訓中優先推薦,進一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逐步形成“群雁高飛頭雁領”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