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奶粉明星企業雅士利國際或將被蒙牛私有化。
近日,在港上市的雅士利國際開盤即大漲,盤中最高漲幅達106.5%,隨即發布停牌公告。不久后,雅士利發布公告指出,蒙牛正就雅士利的股權及若干其他業務權益進行討論,或會導致多項潛在交易,包括蒙牛向雅士利提出潛在附前提條件私有化要約。
在業內看來,雅士利大概率會被蒙牛私有化。屆時,國內奶粉市場或將迎來行業洗牌,而蒙牛距離“百億元夢”還有多遠?
雅士利業績長期疲軟
昔日明星奶粉雅士利也有過高光時刻。雅士利成立于1983年,一直深耕奶粉市場。2010年11月1日,雅士利國際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2013年11月20日,雅士利的股價達到了巔峰時刻,最高5.54港元。此后,雅士利的股價一蹶不振,堪稱“跌跌不休”,萎靡至今,其中在2019年跌破1港元,直到日前這次1天內超100%的異常暴漲。
回溯雅士利的發展進程,可以發現,早在2013年,蒙牛和雅士利就已有過股份交集。當時,蒙牛宣布發出全面收購要約收購雅士利全部發行股票,而當時雅士利全部已發行股本估值約為124.57億港元,這筆百億港元交易在當時也是中國乳業史上最大規模并購。交易完成之后,蒙牛順理成為雅士利第一大股東。次年,為推動雅士利國際化發展,蒙牛引入達能系,達能參與雅士利定向增發,以近43.9億港元拿下雅士利25%股權,成為雅士利第二大股東,蒙牛依然為第一大股東,持股51%。
然而,被蒙牛收購的近十年間,雅士利的發展卻一直徘徊不前,甚至可以說低迷。通過觀察雅士利近幾年的營收、凈利潤等財務數據情況,可以看到雅士利在經營業績上已疲態盡顯。
記者梳理雅士利財報發現,2013年—2016年,雅士利營收分別為38.55億元、28.16億元、27.62億元、22.03億元。2017年業績雖有所回升,但業績增速較為緩慢。2022年1月18日,雅士利發布了盈利預警,2021年雅士利凈利潤同比增長10%—20%。但由于旗下多美滋經營狀況未達預期,在對多美滋進行不超3億元的一次性減值撥備后,2021年雅士利預計虧損不超1.89億元。
此外,另有數據顯示,雅士利其堪稱主場的奶粉行業的地位也不再輝煌,2006年—2013年,在國內奶粉行業銷售榜單上,雅士利排在第六至第七的位置上;2016年下降至行業第八位,而如今在行業前十榜單上已找不到雅士利的身影。
“雅士利本身的體量并不是太大,利潤也有限。”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稱,在近年來的市場競爭中,雅士利并沒在品牌打造、渠道拓展、消費人群培養等方面投入過多資源。
此外,奶粉行業資深從業者王志軍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從外部環境看,市場集中度提升以后,奶粉頭部企業越來越強,留給雅士利的機會就相對越來越少。同時,人口出生率下降造成整個市場容量的萎縮,也會對其發展產生影響;從雅士利內部看,其銷售管理層不斷變更,沒有穩定的管理層,就更談不上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這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大因素之一。
私有化或是較好退市方式
蒙牛當初收購雅士利的目的無外乎加速布局其奶粉業務。2013年斥資百億港元收購雅士利;2014年引達能入局,推動雅士利的國際化發展;2019年底花費15億元收購澳大利亞乳企貝拉米;以及近期網傳的向菲仕蘭美素佳兒發起的競購。
業績數據顯示,蒙牛2020年全年奶粉收入為45.730億元,主要包括來自雅士利及貝拉米的收入。根據雅士利2020年業績,該公司全年收入達36.492億元。其中奶粉產品實現銷售收入29.756億元,較上年上升12.3%。雅士利奶粉收入占蒙牛奶粉業務營收的比例超50%。這意味著雅士利是蒙牛奶粉業務的重要支撐。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雅士利也一度成為蒙牛業績的拖累。2016年蒙牛財報顯示,由于雅士利年內虧損,公司確認商譽減值準備22.54億元,導致公司凈利潤由盈轉虧。
對此,王志軍分析:“蒙牛斥資百億港元收購雅士利后,可能并未帶來理想收益,需要重整,再加上雅士利疲軟的業績、萎靡不振的股價,或許就是雅士利將被私有化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上市公司私有化屬于資本市場中一類特殊的并購操作,與其他并購操作的最大區別是其目標是令被收購上市公司除牌,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簡言之,就是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里的股份全部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這家公司退市。
在中國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現在港股上市股價不及預期,整個融資能力在大幅下降,雅士利有條件選擇退市,可以很大程度發揮出企業的靈活性,不再受資本市場的管理約束。
蒙牛的“百億元野心”
不難發現,蒙牛一直有個“奶粉夢”。
2021年3月,蒙牛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蒙牛總裁盧敏放再次透露,到2025年,蒙牛的品類結構肯定會發生變化,奶酪、鮮奶、奶粉三大業務都會上到100億元以上規模。
業績數據顯示,蒙牛2020年全年奶粉收入為45.730億元,距離盧敏放口中的100億元還差了一半都多。
反觀奶粉行業其他巨頭的營收情況,2020年,伊利奶粉業務營收達128億、飛鶴年營收達185.9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蒙牛啟動對雅士利私有化動作之前,本月初,伊利發布公告宣布正式控股澳優52.7%股份,伊利與澳優的合作達成,意味著伊利系奶粉業務突破200億元門檻。
那么,蒙牛究竟能否圓得了三個百億元營收夢?
在王志軍看來,雅士利一旦被蒙牛成功私有化,其實更有利于蒙牛旗下各大奶粉業務的深度協同,想實現其百億元目標的前提則是對旗下奶粉業務進行大刀闊斧的鐵腕調整。
“其實,奶粉行業集中度已很高,破局很難。”宋亮指出,對于企業來說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銷售邏輯完整的銷售邏輯計劃并嚴格執行、加強終端產品管理能力以及進一步加強品牌塑造能力都是破局方向。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