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天大,地大,不如人民的利益大;國大,君大,不如人民的口腹大。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但在地大物博的中國,老百姓的穿衣吃飯始終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
古時候打仗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一支向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部隊處于缺衣少糧的狀態勢必會影響士氣,長久下去還會危及他們的生命。眾所周知部隊如果沒有后勤給養,那就無法保證在攻城略池時完勝對方。新中國成立初期,舉國上下百廢待興,但沒想到接踵而來的卻是“三年自然災害”。它的出現導致大面積的民眾饑餓,為了讓老百姓能吃上一口飽飯,袁隆平與他的助手們夜以繼日地研究,最終創造了一粒改變世界的種子,自此“中國雜交水稻”讓無數的國人過上了“家中有糧,心里不慌”的幸福生活。
我姥爺在新中國成立前年紀尚小的時候就曾經見識過村里有人吃觀音土而奄奄一息,那時人在餓得兩眼發黑時就會由衷地感嘆:如果生前能吃上一口細糧(白米飯),閉上眼睛(死了)也值得。熬過了炮火連天的艱苦歲月,后來的老百姓不僅僅吃飽了飯,而且到了我們這一輩居然還有人挑食,對于這些挑三揀四的孩子們,我母親的口頭禪就是白米飯好吃,五谷田難種。教書育人的她希望孩子們都能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體恤“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農民,讓這種不為生存犯愁的日子能夠像流水一樣連綿不絕。
記憶中父母在我讀小學時忙于生計,生活的艱辛與重擔讓他們對一日三餐無暇顧及,似乎解決了溫飽就是萬事大吉,長年累月那幾個千篇一律的家常飯菜就是美味佳肴。退休賦閑在家的父母對飲食的做法卻極為講究,母親甚至通過視頻去學習研究菜式的新花樣,但凡每一次創新她都要打電話央求我去品嘗,可我要么以工作忙為借口不去,要么去了也是沉溺于手機游戲,完全無視她的勞動成果。每次都是在他們一再的催促之下才勉為其難地動動筷子,像征性地舉箸淺嘗。如若心情好的時候我還會膚淺地夸上幾句,母親就跟在大街上撿了金元寶似的,一臉的喜悅與驕傲。
直到有一天老天爺恩賜了一個孩子給我,直到自己為人之母以后才驀然間大徹大悟,孩子的降臨是一位女性從千嬌百媚邁入到素面朝天的重要分水嶺,只要是孩子喜歡就會傾情付出,全然不顧自己已經灰頭土臉,一向視廚房為禁地的我開始學著做孩子喜歡吃的雞蛋糕,把新鮮水果榨成汁兒給他喝。當孩子已學會說話走路,執意要與院子里的小伙伴們玩耍時,我就把碗端著,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哄著他邊吃邊玩,唯恐飯菜涼了,擔心他餓了,連夢里都是他哭了笑了的樣子。
記得有一年夏天我摟著孩子睡覺,初夏的溫度不算太高,臥室里既沒有開空調也沒有掛蚊帳,不曾想一只餓得發慌的蚊子趁著夜色爬到了他嬌嫩的嘴唇上張開“血盆大口”估計親了好幾個來回。直到早晨起來孩子的嘴唇呈現了腫脹的模樣,送入幼兒園時就遭遇了老師疑惑不解的小眼神,我好不容易解釋清楚了事情的緣由,沒想到那位年輕的女老師聽完后居然捂著嘴偷笑,為了緩解尷尬,我竟然一不留神沒心沒肺地在孩子傷口上灑鹽,說他有點兒像豬八戒。老師這才反應過來,寵溺得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特別關照得抱了抱他。放學后我接他回家,沒想到就寢前他就是不肯喝我為他準備的牛奶,說是喝了以后蚊子要來偷襲,會把他咬成丑八怪,他才不要當豬八戒呢!摸著溫度適宜的牛奶,我告訴他只有喝牛奶了才能長得又帥又壯,我使出渾身解數把孩子哄了好一陣子,他才乖乖地喝下了牛奶,喝了牛奶的他很快進入了甜美的夢鄉,而我握住那個漸漸冷卻的空杯總算是如釋重負了。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后來我對父母的趁熱吃有了深深的共情,每次回家也很配合,盡可能給出自己到家的大概時間。一進家門就能迎來熱氣騰騰的飯菜,隨手夾一小塊排骨,肉質鮮美,外脆里嫩,疏爽滑口,魚就更不用說了,母親必定會提前腌制好,等魚進味了才下鍋烹飪,為了追求完美的口感,母親放佐料一點兒也不吝嗇,每道菜里差不多都有香蔥與姜絲、食鹽與胡椒粉、醬油與醋調味,若是褒湯那花椒與八角茴香必定共舞,但凡我吃得較少時,母親就會接二連三的詢問是不是做得不好吃,我頓時恍然驚覺,這難道不是凡塵俗世生活中的另一個自己嗎?猶記第一次嘗試著給孩子做紅燒肉、煎牛排,呈上煙香盛放,暖氣洋洋的食物,我竟也是這般神情緊張地問孩子,直到他大快朵頤吃得只剩下一張空盤時,我才神清氣爽開心地笑了。
有人說一道菜的靈魂是溫度,那么對待父母的態度也要如同出鍋裝盤的菜蔬一樣,保持恰當的熱度,及時回饋父母的信息,有空常回家相伴,不要讓芳香四溢的菜還沒動筷就漸變成僵硬冰涼的殘羹冷炙。人行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呵護子女周全時不要忘了為年邁的父母撐傘,替他們遮風擋雨,把溫暖的雙手彼此緊握著前行,像多年前他們牽著自己的小手或走在泥濘小道,或走在人生愜意的春風里。一路相隨——有你,足矣!
“花待折時堪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人們對待花草的態度尚且如此,那么在這個萬丈紅塵里更應當珍惜與父母相聚相守的緣分,人活于世算來不過短短三萬多天的歷程,畢竟“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與“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缺憾是不能彌補的。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