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濱江長廊,倚一江邊石欄,看煙雨朦朧,輕盈淡雅,賞古城恢宏之勢,品城樓別致古韻。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城腳”一帶逐漸煥發新生。修復后的古城墻煥然一新,十八梭船的精致再現,亭臺樓閣的雅韻重來,古橋的歷史面貌在眼前再次完美呈現。
2022-06-23 16:42:39我所處的省城用“蝶變”給小街命名,我擔心有辱小街破繭而出的青春,搜腸刮肚我試圖網羅想超過它的動詞,最后都被迫無功而返。小街最大的廠房留給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們,超大的空間與匠心的布局。小街的左邊是公園,曲徑通幽,小橋流水,蛙鳴柳茂,繁華中的靜地,在小街與公園相連的廣場,有座用工業機器的齒輪打造的雕塑,騰空躍起的舞者,力與青春撞擊出靚麗蓬勃,取名為蝶變。小街在蝶變中復活。
2022-06-23 16:14:04經過日久年深的煙熏火燎,大鐵鍋的底部,都是墨一般的黑。有時大鐵鍋裂縫了,母親便來找來咕嚕鍋的。我敢說,我們家每一個大鐵鍋上,都印著母親手中鐵勺的印記。鐵勺碰擊著鐵鍋,發出清脆的響聲。所以這大鐵鍋做出來的農家飯菜,就有了更多的鄉土氣息,帶著濃濃泥土味和草木氣息的飯菜,讓我們的心,安寧、幸福。大鐵鍋啊,演奏著我們最真實的鍋碗瓢盆交響曲的日子。而這大鐵鍋里,永遠裝著濃濃的思念。
2022-06-23 15:29:16茴香進城,阿姨的菜案上就有了新滋味。這樣的親切感,總是不經意地出現在城市的某個角落。到此休閑的市民,被這歌聲鼓聲吸引,圍在老人們的四周,唱到精彩處,掌聲雷動,煞是熱鬧。很想知道這些老人為何要將鑼鼓響器帶進城。他們又將采摘的蔬菜轉手送給樓上樓下的鄰居,送給城里的其他親戚。這些大大小小的鄉村田園,成為鬧市之中不多的插畫,如郵票一般,濃縮著城里人的山水鄉愁,為我們郵寄情感的包裹。
2022-06-23 14:59:54作為一個農村娃,我第一次進城的感覺,還真是這樣。一路氣喘吁吁,終于趕到了梁畔,順利搭上了開往縣城的面包車。梁畔離縣城約30公里,至少要經過十幾道彎,得走一個小時左右。作為農村娃,從小在鄉下吃慣了農家飯,第一次進城吃館子,難免有點不好意思。二十多年過去了,第一次進城的往事依然歷歷在目。現在村里人去縣城,要么開私家車,要么坐一天來回六班次往返于縣城和梁畔間的公交車,村里人出行、購物方便不少。
2022-06-23 14:03:36第一次到楚雄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我還是一個頑皮的孩子。由于是晚上到的楚雄,更多的看不到什么。對楚雄,對鹿城我萌生了濃濃的愛意。楚雄被譽為滇中翡翠、彝族文化大觀園、左腳舞之鄉、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恐龍之鄉。名副其實的美稱讓楚雄的每一寸土地都光芒四射。一年一個樣,在楚雄市生活和工作20載,今天的楚雄已不再是20年前我到來時的楚雄,真是女大十八變,帶給我的是一年一個模樣,一年一個驚喜。
2022-06-15 19:04:25在南寧的大街小巷,老友粉店無處不在,無處沒有,一碗老友粉下肚都會有撐的感覺,讓人飽得很結實。有人說,南寧就是一碗老友粉,情深義重。在南寧,與一份粉的邂逅如同老朋友一樣,美食成為這里最大的自由和民主,我們每個人隨時都可擁有最好的享受。在南寧,邂逅一次人間最美好的精靈——老友粉或者老友面,那種美好就是飄散在我們周圍的精靈,然后讓這樣方式溫暖我們的旅途。
2022-06-15 19:01:27但其實,這些被打上“城市明信片”烙印的幾處地標都不足以代表這座山城。我生于重慶,又長于重慶,親見了這22年間這座城的滄桑巨變。小鎮生活節奏緩慢、交通順暢、居民親切,我愛這里的人、事、物,熱愛它的一切。被時代遺忘的何止一家面館,還有許多藏在山城咔咔角角的老店,都在我還未反應過來時無聲地道了再見。小鎮如此,山城亦然。我感慨于重慶煥發的蓬勃生機,也感知到改革的浪潮正在席卷這座歷史古城。
2022-06-15 18:59:15踩著時代節拍,沿著城區增能擴容的軌跡,追尋安徽桐城東部新城蝶變的光影,一路向東。住在城區,每次回故鄉樅陽,坐在“桐城-銅陵”大巴上,一次次透過車窗望去,沿途盡是城市一路向東的蝶影。短短三十余年,作為縣級市的桐城,蝶變之快、之大,讓人驚嘆。桐城素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文化是桐城最具影響力的資源,“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成為美談。2021年,桐城走上央視地名大會,同年底,桐城獲批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2022-06-15 18:52:27《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