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訊(記者蘇雁)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為大幅提升江蘇自主創新策源能力,夯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根基,日前,江蘇省出臺《江蘇省加強基礎研究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布局18個重點領域,提出18項主要任務和20條支持政策,明確今后一個時期江蘇省基礎研究工作“施工圖”。
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介紹,江蘇省歷來高度重視基礎研究,近年來每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量、國撥經費數額均居全國省份第一,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入選人次占全國1/10左右。
行動方案明確江蘇省基礎研究發展三個階段的目標。到2025年,培養造就由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優秀青年科學家有機組成的基礎研究人才隊伍。省級財政基礎研究投入、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較“十三五”末實現“兩個倍增”,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比重達到5.6%左右,進入全球ESI前1‰學科力爭超過40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前沿科學中心、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等重大平臺力爭達到50個,高水平構建起基礎研究體系化能力。到2030年,江蘇省基礎研究整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比重達到8%左右,若干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到2035年,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比重達到9%左右,有力支撐江蘇科技創新能力達到世界創新型國家和地區前列水平。
根據行動方案,江蘇將在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方面,推進戰略性新材料、集成電路、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5個領域原創研究;在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方面,重點圍繞數學及其應用、物態調控、催化科學、生命體精準設計、宇宙演化與深地深海等5個領域,不斷拓展認識自然的邊界;在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方面,重點圍繞核心算法與未來計算、未來網絡通信、新能源與儲能等8個領域,增強創新驅動源頭供給。
據悉,行動方案出臺后,江蘇省12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支持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在人才引培、財稅金融、科研管理等方面出臺20條有一定突破力度的政策,著力破解科研方向與國家需求銜接緊密度不高、跨學科跨學院組建科研團隊較難、評價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激發基礎研究活力動力。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16日08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