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第三屆家庭心理教育交流活動暨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專委會第一次學術會議在京召開。此次學術會議由中國家庭教育學會指導、學會心理教育專委會主辦,是第三屆家庭教育活動月的重要內容,重在交流分享家庭心理教育領域的學術觀點和應用成果,體現應用心理學在家庭教育理論與實踐中的促進作用。學會會長趙東花出席會議并致辭,學會心理教育專委會專家顧問張侃院士、專委會理事長張冉參加會議并分別致辭,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首席家庭教育專家楊淑文在會上作“時代家庭教育:共識與共為”主題報告。會議由專委會秘書長楊光主持。
趙東花認為,新時代家庭教育結合家庭教育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的極其重要,推動家庭教育和心理學相融合,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認知力和家長的勝任力,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是當下需要持續開展的重要工作。她表示,中國家庭教育學會作為國家級學術組織,始終著力于引領和推動家庭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心理教育專委會作為學會的分支機構,成立一年來,發揮優勢,匯集人才和資源,在開展學術交流研討、培養家庭教育人才、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和提升家長勝任力等方面積極努力,很有成效。她堅信,通過此次活動月和學術會議的持續開展,為做好今天的家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好做法。她倡導和希望更多的專家學者和社會各方有識的人們,積極走進家庭教育,學習和實踐家庭教育,為新時代家庭教育貢獻智慧和力量。
張侃在致辭中提到,家長的焦慮狀態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成績,這是家庭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他指出,家庭教育是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偉大工程,要重視心理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通過家、校、社合育以適應孩子不同發展時期的需求。
張冉在致辭中對活動月和學術會議的理念及亮點作了全面闡述。他指出,家長的焦慮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本屆活動月以“告別焦慮 靜待花開——家庭教育進萬家 提升家長勝任力”為主題,通過多地聯動的家庭教育科普講座、公益咨詢、公益測評、互動體驗等活動,普及立德樹人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識,為家長提供科學實用的方法,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好的反響。
會議開幕式上,楊淑文、張侃、張冉和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社會培訓部部長張霽為在家庭心理教育優秀講師風采展示活動中脫穎而出的5位優秀講師頒發了榮譽獎杯。
會上,趙東花、楊淑文、張侃、張冉理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邊玉芳共同啟動了《家庭心理教育師資培訓》項目,點亮家庭教育心燈。
楊淑文在《時代家庭教育:共識與共為》主題報告中,對新時代家庭教育的理論思想、法律政策、核心內涵和內容方法作了簡明扼要又深入淺出的闡述。
邊玉芳在會上作了專題報告,以家校社協同育人應對家長焦慮為切入點,結合“雙減”政策的貫徹實施,闡明了家校社協同育人給孩子提供支持性環境的對策和思路。她認為,當前焦慮已成為我國家長群體教育心態的真實寫照,而“雙減”本質就是讓教育回歸初心,在此背景下,讀懂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構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良性教育生態,是消解家長教育焦慮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