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的這句詩,把李白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一位瘋癲跋扈、肆意江湖而又充滿仙氣的謫仙人形象躍然紙上。暑期檔熱映的《長安三萬里》,卻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更加真實、更加立體、更加豐富的李白——他是“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驢友;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劍客;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高士;是低眉回首,床前吟月的游子……這也勾起了我對探尋李白傳奇而浪漫一生的好奇,于是捧著家中藏書《李白傳》,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
讀李白,最令我驚嘆的,是他的天賦異稟。
李白生活在國力昌盛的唐朝,當時唐朝的強大讓人難以想象,號稱“萬國來朝”。在其強大國力的基礎之上,唐朝的文化也達到了頂峰。璀璨的唐朝文化,孕育了思想獨特的李白。三歲時,李白聽見家人講神仙的故事,就說月亮是神仙的鏡子,他那顆充滿想象力的頭腦里,已經能看見神仙在照鏡子了。李白從小就聰明、好學,“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而當他讀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讀了《楚辭》和《莊子》,他就經常看見山中出現神仙,看見先秦諸子百家中最神秘的列子翱翔天地,看見北冥的鯤鵬自由自在。到了十五歲,李白得到了祖傳的寶劍,又開始練劍,想當俠客。少年李白,一襲白衣,佩戴長劍,騎著白馬,四處游玩,后又隱居山林。
讀李白,最令我憤慨的,是大唐森嚴的等級制度。
據史料考證,李白是興圣皇帝的第九代孫子。他的祖先在隋末因為犯罪而被流放到了西域,直到天龍年間,他們才獲得釋放,回到了四川巴西。李白的父親叫李客,是一方富戶。然而,在中國數千年封建社會里,受儒家思想影響,歷代統治者認為最理想的藍圖就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小國寡民,他們一直強調“重農抑商”“崇本抑末”,打壓工商之民。因此,“士農工商”四民之中,士居首、農次之、工第三、商居末,商是最賤之業。如此森嚴的等級制度,讓出身賤民且祖上有罪的李白根本無法通過參加科考步入仕途,實現報國的理想,只能通過制舉的方式,找到有頭有臉的地方大員舉薦做官。可找到一位重要的人物舉薦哪那么容易呢?李白四處碰壁,揮筆寫下“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詩句,以吐露懷才不遇的心聲。
讀李白,最令我欽佩的,是他豁達通透的人生態度。
李白有自己高遠恢宏、堅定不移的人生藍圖——“濟蒼生,安社稷”。他希望能像姜尚那樣輔佐明君,像諸葛亮一樣興復漢室。懷著火焰般的熱情,他渴望著“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機遇。在多次自薦無果后,李白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他遇見了賀知章。賀知章知道李白的才名,又讀了李白的詩,驚為天人,于是將李白舉薦給了皇帝唐玄宗。李白狂喜,大筆一揮,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一個自信、豪邁、孤傲的李白躍然眼前。
然而,現實比想象殘酷。唐玄宗召見李白,就是讓李白跟著游山玩水,寫些取悅皇帝和妃子的詩文。李白發現,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并不開心,報國無門的苦楚無人能懂,便寫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句,排解內心的苦悶和孤獨。后來,李白向皇帝請辭,離開了長安。
縱觀李白的一生,兼有儒志、仙思與俠行,他想入仕,卻又渴望自由,想建立功勛卻又藐視權貴,在經歷了挫折和變故之后,又能和友人舉杯暢飲,“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然后瀟瀟灑灑地離開,對明天始終保持樂觀的微笑。
讀李白,最令我著迷的,是他的詩。
每次讀到他的詩,或壯闊,或奇特,或熱烈,或清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的詩是自然的,“自然”就是不虛偽,不矯揉,樸實清麗,沒有半點人工斧鑿的痕跡;“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的詩是夸張的,大膽、狂放,奔涌著內心的激越情感;“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詩是豪放的,有一種上天入地的豪氣;當他不得志了,又唱“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讓身處低谷中的人更加酸楚、悲傷,恨不得“散發弄扁舟”。在他的詩里,我仿佛能夠聽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那樣的琴聲,又能見到“墨池飛出北溟魚,筆端殺盡中山兔”那樣的書法。
夢想很美,現實很遠。合上書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深深地體會到:大唐盛世造就了李白,封建法度束縛了李白,自由思想解救了李白。可是李白,你知道嗎?在你離開后的一千年里,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國家富強、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我們的國家向世界展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如今,時代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我們手中,我們必當倍加珍惜今日中國的和平崛起,必當倍加珍視今日思想和學術的自由開放,必當倍加珍愛今日這片美麗富饒的熱土!未來,我要努力長大,用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豐富的知識和樂觀的態度,將自己武裝成一棵參天大樹,為祖國遮蔽風雨、抵擋悲傷,守護好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為祖國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簡介:吳熙朵,女,11歲,安徽省合肥市師范附屬小學六年級學生。她從小喜愛繪畫、音樂、閱讀與寫作,對文學和藝術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在第16屆合肥市暑假“讀一本好書”讀書征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在第五屆“致敬英雄”主題教育競賽中榮獲書畫類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二等獎;在2024年“家鄉代言人”全國青少年文旅推薦官主題宣傳活動中榮獲書畫類兒童組金獎;在第28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榮獲繪畫類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