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素養,提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7月31日到8月5日,百谷書會主辦了以“樹德立人 傳承經典 守望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小學文學創新創作書法夏令營。在這6天的時間里,來自于百谷書會的百余名學生和家長齊聚一堂,沉浸式感受了書法創作的獨特魅力和文以載道的經典啟迪。
夏令營集體合影
在第一天的活動中,會員們通過在人民日報社的觀摩探索、學習交流等方式,體驗了作為小新聞官在采訪、編寫和創作新聞的全過程。“我知道了一份報紙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年僅七歲的趙梓謙小朋友說道。在專業記者和編輯的指導下,會員們鍛煉了表達能力,提升了思考能力。整個行程中,孩子們和家長頻頻拿出相機和手機,記錄下行程畫面,為小新聞官的學習之旅點贊。
人民日報社小新聞官集體合影
人民日報社的行程結束之后,會員們參觀了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源遠流長的硯臺文化和硯拓藝術,博物館的劉館長認真細致地介紹了館內藏品,并組織會員們體驗硯拓活動。在體驗活動中,來自百谷書會的同學和家長們分享了自己的硯拓作品。大家紛紛表示,硯臺文化博物館之旅讓他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書法藝術的歷史和文化傳承的魅力,并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
北京硯臺博物館合影
研學活動后,暑期創作集訓正式開啟。百谷書會邀請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廊坊書法院副院長、廊坊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廊坊市職工書畫協會副會長張秀國,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王哲,高級書法教師王倩倩等多位書法名師在五天時間里為會員們提供專業的書法學習指導,內容涵蓋篆書、隸書、楷書及行書多種字體,《嶧山碑》《曹全碑》《顏真卿自書告身帖》等多部經典碑帖。
書法創作現場
參加集訓營的孩子們大多在6到14歲之間。“很難想到這么小的孩子能有這么高的水平,這與他們對書法的熱愛和努力是分不開的。”來自廊坊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秀國老師說。
張秀國老師現場講解
王哲老師現場講解
“我覺得學習書法不僅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也是提高人修養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磨煉了我的意志,讓我更加自信,更有毅力。”已經考完書法九級的學生李岱琳為書法學習給自己帶來的變化感到欣喜。
李岱琳進行書法作品創作
“我覺得書法很有趣,但她又很難,每一筆動作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字也有很多種寫法。”九歲就考八級的李虹萱向大家分享了她眼中的書法學習。
王哲老師為李虹萱點評作品
在現場,孩子們年紀不等,但是他們共同擁有的是對書法學習的無限熱愛。“老師很好,同學們也很好,我很開心。”楊哲寬小朋友開心地說。書法像一座橋,連接了傳統文化和青少年教育;她又像一縷風,在孩子們的心間埋下了傳承經典的種子;她又像一束光,指引著孩子們在中華文化的寶庫中尋找智慧的寶藏。
楊哲寬作品創作中
王倩倩老師現場講解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