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河南襄城,煙田如海,豐收在即。時下正是煙葉采收的關鍵時節,襄城縣王洛鎮松鋒煙葉種植合作社一大早就熱鬧非常,機械轟鳴。
“凌晨6點我就起床了,剛又檢查調試一遍煙葉采摘機,準備了柴油等物資,等會我再聯系下煙農,確認作業地點后就直接出發。”松鋒煙葉種植合作社內,農機手朱曉龍邊檢查機器邊說道:“煙葉生產季節性比較明顯,機械作業時間比較集中,需要我們高效作業爭取農時,一到現場機器不能歇,得抓緊時間保質保量地把機械化服務做好,從提出申請,到電話回訪確認,再到機械到場,得無縫銜接,加快效率!”不遠處,數臺煙葉采收機正整裝待發。朱曉龍是松鋒煙葉種植合作社的一名農機手,年紀不大的他已經有了數年大型煙葉采收機作業經驗。今天,他要去的是20公里外的紫云鎮進行機械化采收作業。前一天收到煙站需要提供服務煙農名單后,朱曉龍就做好了準備,包括機械的檢修和保養,以便今天就能夠更快更早地開始采收作業,確保天黑之前把原定的活保質保量干完。
不到8點,朱曉龍就到達紫云鎮張莊村煙田,只見他與煙農老王對接后,就開始最后調試導航設備,機器很快駛入煙田,開始了一天的采收作業。
“你看現在多方便,”煙農老王指著地里的采收機說,“我昨天到煙站提出了煙田采收需求,煙站聯系了所屬合作社,很快松鋒合作社的負責人就給我打電話,確認服務面積和時間,我們委托合作社提供專業化服務,服務質量還能達到我們滿意,還有補貼,種煙是既輕松又賺錢!”
下午6點,夕陽西下,忙碌了一天的朱曉龍終于工作結束。“今天到紫云鎮我們出動了3臺機械,共作業900多畝,既服務了煙農,我們也有不錯的收益,累是累點,合作社管吃飯,每天一包煙,還給400塊錢工資,當天結算,我們很放心,干著心里也美。”朱曉龍一遍擦汗一遍笑著說道。
朱曉龍所在松鋒煙葉種植合作社現在有煙機設備100多臺,能夠滿足近1.5萬畝的煙田機械服務需求,除滿足駐地王洛鎮的機械化需求,也能對全縣其他鄉鎮跨區作業服務。今年以來,襄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大力推行農機跨區作業服務,既解決了農機戶有機沒活干,無機戶有活沒機干的矛盾,提高了機械利用率,又提升了煙葉采收生產效率。
“我們農機手的培養,主要是從機械經驗、安全意識、服務意識等方面進行專業培訓。農機手老帶新,剛開始經驗豐富的農機手只有3人,經過生產季節的培訓實踐后現在技術成熟的農機手達到12人。同時,我們在努力打造服務品牌,嚴格執行作業標準,遵守作業規定,以優質的作業質量,高效的作業服務,全力打造屬于自己的金字招牌。”松鋒合作社理事長趙松鋒說。開展跨區作業既是煙草農業生產中煙農的客觀需求,也是不斷助力引領生產規模化、標準化和機械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像朱曉龍這樣的農機手,襄城縣已經越來越多。
“下一步,我們會根據縣煙草部門的安排,全面鋪開農機跨區服務,為煙區鄉村產業振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趙松鋒表示。(張凱倫)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