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下午,烏魯木齊市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送來了一名中風的中年婦女。來人告訴醫生這位中年婦女是一位老師,是在工作崗位上由于過度勞累突然中風的。只見這位中年婦女躺在病床上口眼歪斜,雙手抽搐,情況十分緊急,就是在這種緊急狀態下,這位老師病還沒有好就不顧家人和學校領導的勸阻,拖著虛弱的身子重返到了三尺講臺……這位愛崗敬業的教師就是烏魯木齊市第76小學的王瑛老師。時光荏苒,一轉眼的功夫,王瑛跨入教師這個職業已經25年了。在這25年的時間里,她把滿腔的熱血獻給了她摯愛的學生們,把勤勞和智慧融入這小小的三尺講臺,使這塊兒沃土上的花兒茁壯成長,競相綻放。
工作25年來,王瑛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主動熱情、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平時的工作中,她常常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質教育,尤其對于班級里的后進生,貧困生,以及家庭復雜的孩子,她采取了用愛去感化他們的心靈,用心去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的方法。在課堂中也一樣,她本著少懲罰、多肯定;少質問、多鼓勵;少訓斥、多交談;少命令、多引發的談話政策,進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讓學生不把學習當成負擔,健康快樂地成長。
王瑛老師在單位是個好教師,在家是一個標標準準的模范妻子。丈夫病了,他就千方百計給愛人做一些可口的飯菜,有時要一口一口地喂,到了晚上丈夫和家人睡著了,她還要完成兩項任務:做家務和批改作業,每天一直忙到深夜。早晨七點鐘又爬起來做早飯,做家務,有時都顧不上吃早飯。了解王老師的人都說,看不到她有清閑的時候。她總是笑一笑說:"已經累慣了,只要能對得起工作,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家人,我就覺得活得充實。"
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由愛學變成樂學,她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同時,她還常常與家長溝通、聯系,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經過不懈的努力,她任教的班級一年較一年有進步,這進步,不僅僅只是成績方面的,還有能力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班上的學生有了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王老師,這是新來的沈老師,交給你了,你教學,帶班都很優秀,覺悟高,工作踏實,又是骨干教師,讓沈老師跟著你我們放心”面對校長交給的新任務,王瑛沒有拒絕,因為她知道,這幾年,只要語文組來新老師,領導首先想到就是她。王瑛當師傅一不說大話,二不搞形式,三更不會為難徒弟,而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用經驗,實戰和敬業樹立威信,用真誠,善良和信任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方,用平等的交流,溝通建立互信。放手讓徒弟去做,師傅更多的時候是引導,鼓勵。做錯了師傅承擔責任的同時共同解決問題。她還毫無保留到把自己積累的教學經驗,帶班的有效方法傳給徒弟,有時王瑛還會向年輕教師討教電教技能,課改理念和帶班心得。語文組的教師都說,我們這個集體,團結和諧,充滿干勁,王老師模范帶頭作用大,這個師傅名副其實。
家長把孩子交到老師手里,更多的是希望和信任,更想看到的是孩子成績的提高,更想感受的到的是老師辛勤付出,更想得到的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王瑛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在學校一直名列前茅,“一個都不能落下”是她的底線。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把愛的溫暖傳遞給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大家共同進步,讓每一個學生都為班集體做貢獻。對自己則是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布置好每一次作業,寫好每一次反思,不斷改進課堂教學設計,方法,理念提高教學效果。示范課,公開課,教科研很多更是積極參加。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變化和需求,努力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合適的成長空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王瑛追求的境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絲毫沒有懈怠,她堅信"癡心一片終不悔,只為桃李競相開",無怨無悔的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烏魯木齊市第76小學 王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