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在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4周年紀念之際,10月27日,望湖路小學新世界校區三年六班積極組織開展慰問抗美援朝老兵孫德山爺爺暨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研學活動。
參觀紀念館期間,孫爺爺激情澎湃地講述著那段歲月。孫爺爺今年92歲了,74年前隨部隊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作戰,曾當過駕駛員、警衛員,也做過通訊員。在上甘嶺戰役執行任務期間,身負重傷,險些犧牲,至今右手仍有殘疾。為紀念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戰友,讓后人銘記這段歷史,孫爺爺決定自己開設抗美援朝紀念館,最終用七年時間,在自家200多平的小院子里,搭建出了一座氣勢恢宏的抗美援朝紀念館。
雖然距離孫爺爺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已經74年了,但他從沒有忘卻那段悲壯的歷史,時時魂繞夢牽著與自己并肩戰斗而壯烈犧牲的戰友們。爺爺告訴我們,紀念館是他對犧牲戰友們的念想,他就是想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都能記住那段光輝歲月,弘揚這段歷史。
為表敬意,班主任何星老師代表班級為孫爺爺戴上紅領巾、獻上鮮花。一代人打完了三代人的仗,聆聽孫爺爺的感人故事后,學生們踴躍發言表達對孫爺爺的感謝和祝福。
最后,班主任何星老師用真切的話語,講述著紅領巾的顏色是用無數先輩烈士們的鮮血染成的,紅領巾不僅僅是一種顏色,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代表著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對革命精神的傳承?,要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師生用最真摯的情感向孫爺爺敬少先隊禮。
此次研學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抗戰老兵的致敬,更是一次對紅色精神的傳承與弘揚。74年前,就是他們為了家國而戰,在戰火中鑄就了鋼鐵意志,但和平歲月里,他們的名字仍熠熠生輝。也正是因為先輩們冒著硝煙、踏過荊棘、負重前行,才迎來了盛世坦途、歲月靜好。
74年后的今天,山河無恙,煙火尋常。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成為時代的主題,但是我們絕不能忘記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前進。
作者簡介:何星,女,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望湖路小學新世界校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