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我讀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這本書向我們生動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度過的苦難童年,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阿廖沙三歲時,父親去世,他隨母親寄居于外祖父家中。那是一個充滿了貪婪、自私與殘暴的家庭。外祖父吝嗇、專橫,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而爭吵、斗毆,甚至謀害彼此。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阿廖沙過早地見識了人性的丑惡。
然而,黑暗中總有光明。外祖母的存在,猶如寒冬中的一縷暖陽,給阿廖沙的童年帶來了溫暖和希望。她善良、勇敢、寬容,對阿廖沙關懷備至,用無盡的愛為他撐起了一片小小的天空。她講述的那些優美的童話和民間故事,不僅豐富了阿廖沙的精神世界,也讓他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阿廖沙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他沒有被苦難所打倒。他在黑暗中尋找著光明,在困境中堅守著善良。他以一顆純真的心去觀察周圍的一切,努力學習,渴望知識,不斷地在痛苦中成長。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
對比阿廖沙,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們擁有溫暖的家庭,衣食無憂,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我們中的一些人卻不懂得珍惜,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讀了《童年》,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應該學會感恩,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同時,阿廖沙的經歷也讓我明白,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自身的選擇和努力。即使身處逆境,只要我們懷揣著夢想,勇敢地去追求,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迎來屬于自己的光明。
《童年》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審視過去,珍惜現在,展望未來。它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意義,也讓我學會了在困境中堅強,在挫折中成長。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有信念,無論生活多么艱難,都能像阿廖沙一樣,在黑暗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星光。
作者簡介: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靖城小學侯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