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晚,南開大學發布訃告: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國際著名教育家、詩人、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泰斗葉嘉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11月24日15時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葉嘉瑩先生,這位詩詞的女兒,用她的一生詮釋了真正的詩和遠方。在她的引領下,古典詩詞不再是塵封的歷史,而是鮮活的生命,流淌在每個人的血脈中。
作為一名南開人,我對葉先生的仙逝感到無比悲痛。送別先生,我踏著沉重的步伐,前往迦陵學舍,為先生獻上一束鮮花,深深鞠躬,以寄哀思。
時間倒回到2016年4月6日,天津大劇院里座無虛席,葉嘉瑩先生以“要見天孫織錦成——談我來南開大學任教的前后因緣”為題,分享了她的詩詞人生。回想起現場聆聽先生的講座的場面,依然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92歲的她,站在講臺上兩個多小時,聲音鏗鏘有力。她講述著自己的人生經歷、學術追求以及來南開大學任教的因緣際會,那份自在與從容,深深地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講座結束后,我久久不能平息內心的崇敬和激動,在朋友圈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讓我們甘拜下風的是先生的工作強度,每天工作到深夜兩點半。先生一生起伏輾轉,她卻將痛苦化作營養,將人生活成了一首詩。先生說她來南開是由于神奇的因緣,那一刻很榮幸我是南開人,更開心的是能現場分享這位傳奇人物的近百年的風雨兼程。”
2016年4月6日葉先生在天津大劇院講座的門票
2016年4月6日葉先生講座現場照片
同年10月28日,在南開大學文學院東方藝術大樓演播廳,我聆聽了葉嘉瑩先生主題為“從弱德之美談蘇辛詞的評賞”的講座。聽完講座,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仿佛有一股力量在驅使著我,讓我用筆墨去描繪這位偉大的學者,去傳達葉先生的那種精神。
2016年10月28日 葉先生在南開大學東藝樓講座的入場券
2016年10月28日 葉嘉瑩先生講座現場照片
為表達對葉嘉瑩先生的敬意,我決定用畫筆將她的精神具象化,創作一幅中國畫作品。在畫室里,我靜靜地構思:葉先生身著菡萏色的中式衣裳,面容慈祥而睿智,眼中閃爍著對詩詞的熱愛與執著。我試圖捕捉她身上那種獨特的文化氣質和精神風貌,將詩詞精神與南開精神融為一體,落筆于紙上。經過數月的構思與創作,終于在2018年10月17日,我完成了《葉嘉瑩像》的中國畫創作,并在由南開大學工會、黨委學生工作部、離退休人員管理處、校友工作辦公室聯合主辦,黨委宣傳部、圖書館、南開大學天津校友會、教職工書畫協會協辦的《最憶南開——百年校慶攝影書畫作品展》中獲獎。那一刻,我深知,這不僅是對我創作的肯定,更是對葉嘉瑩先生精神的傳承與致敬。
中國畫《葉嘉瑩像》 作者 李欣
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楊克欣為作品頒發證書
2019年南開百年校慶前夕,我又一次提筆創作了關于先生的另一幅中國畫作品。這幅作品有幸入冊了《百年南開記憶》藝術長卷,并被南開大學永久收藏,成為了我與葉嘉瑩先生之間的一份珍貴紐帶。
《百年南開記憶》藝術長卷 (局部)作者 李 欣
《百年南開記憶》藝術長卷捐贈證書
斯人已去,詩意永存。葉嘉瑩先生雖然離我們而去,但她留下的精神財富卻像璀璨星辰,激勵著后來者不斷前行。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古典詩詞,從中汲取力量與智慧,讓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熠熠生輝。
在葉嘉瑩先生精神的指引下,我將繼續前行,用手中的畫筆講好南開故事,將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南開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文/青年畫家 南開大學文學院2010屆校友李 欣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