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悠悠繞村流,青山疊翠映眼眸。
兵支書前領眾志,應急救援解民憂。
春風化雨潤心田,臍橙累累滿枝頭。
湘村兒女齊努力,共譜新篇歌不休。
車行至郴州市桂陽縣浩塘鎮菖蒲村的入口時,“支部農場”四個大字映入眼簾,旁邊一家嶄新的湘村636店鋪在路邊格外顯眼。
走進這家湘村636,店內干凈明亮、陳列豐富、布局合理,裝修和擺設顯得大氣精致。店鋪老板周新俊剛從果園里回來,袖子和褲管高高挽起。他那張剛剛經過陽光洗禮的滿臉汗水的臉龐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雙眼閃爍著智慧且明亮的光芒。他熱情地招呼我們到茶臺前落座,熟練地倒上了茶。
(周新俊在湘村636店鋪內)
1971年出生的周新俊,1992年參軍入伍,1995年退役回鄉后成了桂陽縣浩塘鎮菖蒲村村委主任、民兵營長,現在是浩塘鎮菖蒲村支部書記。
我們談起了近些年菖蒲村的變化,周新俊笑說:“還是眼見為實,我帶你們到村里和果園里看看吧!”
(菖蒲村文化廣場一角)
周新俊開著救援車帶著我們進入這個寧靜而古樸的村莊,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在我們面前緩緩展開。村里的一排排三層聯排房屋,淡綠的瓷磚,干凈的路面,碧綠的池水,新修的球場,一幅和諧的鄉村生活圖景盡收眼底。我們不禁夸贊起村里衛生環境好時,周支書說:“那可不,咱們村是有保潔員的?!庇粲羰[蔥的連片果園里,一排排整齊的果樹像士兵一樣佇立在那里,守護著這片豐饒的土地。綠色的臍橙果子掛滿了枝頭,綠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贈予這片土地的綠色寶石。
2005年以來,周新俊帶領全村共種植臍橙6000余畝,開辦家庭農場16家,合作社2家,輻射帶動周邊兄弟村70余名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針對菖蒲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長不快,總量不多的現狀,因地制宜,多方籌資,投入100余萬元,建成了一個以臍橙、柰李、黃桃、烏梅為主的60畝四季果園和集觀光、休閑、旅游于一體的菖蒲村黨支部農場,打造了一個支部興產業的示范亮點。支部農場采取所有權歸村集體,果園、農莊、通風儲存倉庫實行發包或出租的方式,每年村集體收入達10萬元以上。
2020年,周新俊個人投入資金20余萬元,購置車輛、沖鋒舟等設備,吸納60余名退役軍人,組建了桂陽縣霹靂火水上應急救援隊。近年來,該隊參與縣內應急救援6次,還赴河南、山西等地參與火水上應急救援,救援人數達20人。桂陽縣應急局已把該隊納入了全縣正規化的民間救援隊伍,并撥付了森林防火、水上應急救援器材。
(周新俊和他的應急隊員們正在組織訓練)
秉持著一腔熱忱和為民服務的情懷,周新俊辦了很多實實在在的事情,村民們愛喊他“兵支書”。扎根農村基層30年來,他堅持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革命軍人本色,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始終做好“兵支書”的表率。菖蒲村也因此先后被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湖南省創建百歲健康示范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等各類先進示范村。
在談及周新俊的多個身份時,說他是菖蒲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是新華煙草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是浩塘鎮慈善總會會長,是“霹靂火”水上救援隊隊長,是湘村636店鋪的店主,他妻子笑著說:“他是專業果農,他可忘不了他的臍橙,去年雨水少的時候,他每天半夜兩點爬起來給橙子澆水呢!”
“未來我們還準備建設一個集水果加工、物流倉儲、電商銷售、農家樂于一體的臍橙銷售網紅打卡市場,打造好“菖蒲臍橙”這個品牌,要讓咱們菖蒲村產業振興再上新臺階。” 周新俊滿懷希望且堅定地說。(許菲)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