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至11月30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西雙版納州科學技術局、重慶藥學會、經方與現代中藥融合創新全國重點實驗室承辦,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云南省南藥可持續利用研究重點實驗室、“一帶一路”南藥工程中心、重慶科學技術學會、西雙版納柬龍制藥有限公司協辦,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支持的第五屆“一帶一路”國際傳統醫藥聯盟會議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如期舉行。
本次會議,以“培育傳統醫藥新質生產力 推動‘一帶一路’融合發展”為主題,探討藥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面向臨床疾病治療與健康維護的交叉融合,同時為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發展,加快推進醫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加強瀾湄流域國家和地區的交流,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發展及成果轉化,國內外20余名專家做了主旨報告。
院士講壇中,中國工程院楊寶峰、王喜軍教授等圍繞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對如何促進傳統醫藥產業發展以及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推廣傳播,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高地各抒己見,通過成功的案例、詳實的數據傳播了經驗,為我省民族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思路,會議氣氛達到了高潮。
28日下午,會議分由兩個分會場舉行,“一帶一路”傳統醫藥發展論壇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張衛東所長、上海復旦大學陳道峰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裴盛基研究員、同濟大學項耀祖教授、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Panagiotis Kotis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呂海濤教授、老撾衛生部傳統醫藥研究院布Bounleuane DOUANGDEUANE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陳紀軍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董政起研究員、越南國立胡志明市大學 Khac-Minh Thai教授、澳門大學路嘉宏副教授、中國藥科大學吳春勇教授等專家圍繞各自領域開展了精彩紛呈的匯報,引起與會人員的熱議和關注。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藥理毒理分會2024年學術會議專場,邀請了中國藥理學會張永祥理事長、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杜冠華研究員、陸軍軍醫大學鄒全明教授、海軍軍醫大學曹廣文教授、中山大學劉慶培教授、空軍軍醫大學張英起教授、北京大學孫金鵬教授、嘉興大學王可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劉昶教授、中南民大鄧旭坤教授等專家圍繞民族醫藥藥理及毒理研究現狀及未來方向開展了相關報告,為傣醫藥研究提供了思路。
“一帶一路”國際傳統醫藥聯盟一直秉承為我省生物醫藥傣醫藥產業搭建成果轉化平臺的理念,積極對接相關資源。會議期間,華潤?勐臘萬畝野菊花種植基地、國藥太極?景哈3000畝金毛狗脊種植基地、“一帶一路”南藥工程中心--體內培植體牛黃研究院的建設簽訂了合作共建協議,同時由陳士林院士做序,宋經元等專家主編的《中草藥種子DNA條形碼分子鑒定》召開新書發布會,為促進民族醫藥產業發展,推動中醫藥文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傳播提供助力。
本次大會的勝利召開,不僅搭建了大企、大校、大所共建發展平臺,也為傣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驅動力,對促進傣醫藥乃至中醫藥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圖/文 陳曦)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