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隨著“出版、閱讀、文化:城市的氣質與形象”對話的落幕,第二十五屆深圳讀書月“深港·共讀雙城”系列活動圓滿結束。11月2日至30日期間,秉承“同心同向、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原則,“深港·共讀雙城”系列活動以全民閱讀活動為抓手,舉辦了故宮精品×香港非遺展、第二屆幸福廊橋書市、深港地方史志研討會、“綠色共讀·雙城新生”主題展等20余場主題活動。一連串的精彩文化活動輪番上演,讓更多具有香港特色的圖書與藝術文化在深圳視野中被閱見,更多深港視點在與彼此的閱讀分享中被聚焦,深港兩座城市在這些共讀中相互觀照、深化聯結。
作為“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深圳在推動深港文化交流方面積極先行。自2023年《深港“共讀雙城”共識》發布,作為全年性、常態化、可生長的深港全民閱讀平臺——“共讀雙城”系列活動就此拉開序幕。從共識到共行,“深港共讀”讀的是一份同源的文化底蘊,是閱讀的和聲,是文化的交融,更是雙城人“同心同向、同題共答、同頻共振”的典范。
深圳,奇跡之城,香港,東方之珠,因為閱讀,兩地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火花持續點燃。
一到周末,位于深業上城的“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就會迎來摩肩接踵的市民,社交媒體上的推薦更是滔滔不絕、好評不斷。該展覽以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館藏精品復制品及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為開端,重點展出了逾十幅由故宮文創·香港空間借出的故宮精品畫作復制品,其中有唐代韓滉《五牛圖》,宋代米友仁《瀟湘奇觀圖》,也有北宋趙佶《聽琴圖》。觀眾“游”在畫中,感受國寶的景致和風尚。展覽期間,更有來自香港多所學校的師生前來參觀“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將其作為在深圳進行研學交流的重點環節,借此深化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
位于深圳深業上城的“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現場
香港師生參觀“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
11月3日起,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一連8日舉辦了“綠色共讀?雙城新生”主題展,用圖文展板、數字化平臺和閱讀空間展示深港兩地閱讀文化的交流成果。展覽內容分為四個板塊,板塊一展示深港兩地出版書籍及雙方聯合舉辦的各類閱讀活動,板塊二為特別策劃「深圳之窗」文獻展,板塊三展示了深圳數字閱讀成果及深圳數字閱讀活動,板塊四聚焦深圳新型全民綠色閱讀空間。
位于香港中央圖書館的“綠色共讀·雙城新生”主題展現場
在深圳,11月1日至3日,第二屆幸福廊橋書市在深業上城拉開序幕,本屆書市聯動第四屆書香福田讀書月“換書大會”,匯集了圖書文化、文創設計、生活方式等諸多內容品牌,既有由聯合書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新民說等圖書文化攤位帶來的豐富港臺原版圖書、外文原版圖書與國版經典圖書,又有如昆蟲標本、生態缸、非遺漂漆等文化創意攤位帶來有趣的文化產品與豐富的文化體驗,讓廣大市民能夠以更加輕松的方式走近閱讀。
第二屆幸福廊橋書市
除了各類展覽,福田區多個文藝場所還舉辦了以“悅讀香港·好書巡禮”為主題的逾20場閱讀活動,邀請多名來自香港的專家、作家和香港非遺工作者擔任講者和導師,為兩地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文藝體驗。
主題分享會現場合影
活動、分享不斷
為了回饋讀者期待,今年“共讀雙城”活動創造更加多樣化、立體化的閱讀機會,從追尋敦煌到品評美食、從書畫藝術到生物考古,展覽市集、非遺技藝工作坊、專題文化分享會等閱讀活動精彩不斷。
非遺技藝工作坊中,參與者制作小型香港花牌
細數一下,讀書月期間,單香港非遺技藝工作坊就舉辦了9場,專題作家分享會11場,包括客家花帶、剪紙技藝、小型香港花牌、港式奶茶技藝、扎作技藝、香港中式長衫等非遺技藝文化主題。
資深花帶編織師劉海慧女士在“客家花帶技藝示范工作坊”中向觀眾介紹了花帶的用途、文化內涵以及傳承人為保育花帶文化所作的努力;剪紙藝術家李云俠在“剪紙技藝工作坊”中詳細介紹了剪紙技藝的起源;在“港式奶茶技藝示范及品嘗”活動中,資深奶茶師傅謝忠德親自示范了港式奶茶沖調技巧;香港雄獅樓美術扎作創辦人許嘉雄師傅分享了扎作的行業歷史、基本技藝及其傳承創新;資深長衫師傅封有才以及學者吳國禧博士帶來了香港中式長衫制作技藝示范……在來自導師們的細致介紹與示范中,市民借由專業講解與親身體驗,更生動地了解與學習了香港非遺技藝與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在此刻得到具象化。
“剪紙技藝工作坊”上,外國友人學習中國傳統剪紙技藝
謝忠德現場示范港式奶茶沖調技藝
許嘉雄師傅分享展示扎作制作步驟
海派旗袍大師封有才示范中式長衫制作技藝
市民與自己制作的“長衫書簽”自拍留念
專題作家分享會中,資深媒體人翟浩然攜《光與影的集體記憶》《光影里的永恒回憶》等系列著作,透析了“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代”;故宮文化專家賀原引領觀眾走入中國古書畫與中國古陶瓷的文化世界;李家文博士通過“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將葉問詠春拳的歷史傳承、傳播方式與其作為香港非遺在傳承時的挑戰娓娓道來;古生物化石工作者龍德駿攜香港首本原創原創、以恐龍化石為主題的圖文書《古生物化石實驗室:恐龍X檔案》生動講述了恐龍這類古生物的種種有趣故事……
翟浩然分享“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代”的有趣故事
故宮文化專家賀原帶領大家“走近中國古書畫”
李家文介紹葉問詠春的歷史發展
郭志標介紹香港郊野經典行山線路
龍德駿在“恐龍X檔案”分享會后,為小讀者進行繪簽
11月24日,在由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深港地方史志研究成果交流暨展示會上,深港兩地出版人齊聚一堂,交流地方史志的整理典藏經驗,展示彼此在地方史志編修領域的成果,共尋雙城文化脈絡。
“深港地方地方史志研究成果交流暨展示會”
在11月的最后一周,聚焦于與閱讀密切相關的出版本身,“深港·共讀雙城”邀請到多位資深的出版業人士作為講者,從出版人的視角,分享他們對于文學、文化刊物、出版與閱讀等方面的體悟與思考。
潘耀明先生分享金庸先生手跡文稿
《書都》×《讀書雜志》主編對談
深圳出版集團和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對談
推廣全民閱讀 明年再見
深圳人到香港逛書展,香港人到深圳書城買買買,深圳人到香港看展覽,香港人來深圳看演出——一場場文化上的雙向奔赴、精神上的同頻共振正在生活中發生。市民不僅收獲了內容與知識,更收獲了獨屬于當時當刻人與人、人與閱讀之間的奇妙聯結。在這份聯結中,深圳與香港的城市文化變得多元立體起來。
首次參加深圳讀書月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副局長劉震收獲頗多,他表示,深港兩地正積極對接,將在本次共讀系列活動中獲得的啟發用于推廣更多文化活動,給市民帶來更好的閱讀氛圍。劉震認為,閱讀在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閱讀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做到更好地傳承。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副局長劉震接受媒體訪問
據悉,香港出版總會將于2025年4月主辦“2025香港閱讀+”項目,在香港舉行多場形式豐富、適合不同年齡層讀者參與的全民閱讀活動,其中“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覽將在香港作延伸展覽。同時,也將邀請深圳各大出版社繼今年參與“香港閱讀+”之“共讀雙城:深圳專區”后,再次為“2025香港閱讀+”提供展品,并邀請深圳文化界與出版界人士赴港參與盛事,加強共建書香灣區。
深港“共讀雙城”系列活動雖暫告一段落,但閱讀始終正當時。城市向前邁步、向上生長,需要思想解放、智力支撐和精神動力,而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啟智增慧,讓人涵養浩然之氣。
“深港·共讀雙城”系列活動明年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