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為社會發(fā)展的基礎要素,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經濟發(fā)展息息相關?。然而,水資源的管理和保護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尤其是在管道網絡的建設及運維方面。有數據表明,水和廢水基礎設施80%以上的資本成本與管道網絡有關;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運營成本來自管道網絡的運作和控制。究其原因,城市供水系統普遍存在著管道滲漏的現象,這一問題不僅致使寶貴的水資源浪費,嚴重的還有可能引發(fā)地面塌陷、建筑破壞等安全風險。因此,迅速定位并修復漏水點,對保障城市供水連續(xù)性與安全性至關重要。
在數字化技術不發(fā)達的過去,城市供水管網的滲漏檢測主要由人工操作完成,但往往由于人為失誤或疏忽,檢測維護不及時、漏檢等情況時有發(fā)生,從而導致運維效率低下以及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如今,伴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飛速進步,積極擁抱以數字孿生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在虛擬世界中構建與實際供水管網完全一致的數字模型,賦能管網從設計、調試到運維全流程,已然成為市政供水行業(yè)實現高效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路徑。
瑞典林雪平市市政府下屬的公用事業(yè)企業(yè)——Tekniska Verken,便是數智化技術的積極踐行者。作為當地供水服務、水質管理和基礎設施維護方面的領先企業(yè),Tekniska Verken正致力于為林雪平市15萬居民提供優(yōu)質的飲用水。然而,隨著城市發(fā)展和前期供水管道的逐漸老化,配置新的供水管道,同時對老舊供水設施開展改造升級,成為當地生產生活用水的兩大迫切需求。為減少水資源漏損并確保供水穩(wěn)定安全,Tekniska Verken希望借助數字化技術,滿足從供水管材與尺寸選型到管網監(jiān)控和運維的需求。
作為產業(yè)技術的全球領導者,施耐德電氣憑借在水務及環(huán)保公用事業(yè)領域的技術積淀和豐富實踐,打造了基于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能夠為包括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大型水利工程、水資源配置工程、海水淡化、給排水管網,以及智慧供熱的整個水循環(huán)系統進行數智化賦能。
針對Tekniska Verken的關鍵訴求,施耐德電氣為其提供了Ecostruxure水務顧問<sup>TM</sup>——供水管網仿真調度數字化解決方案。作為供水管網規(guī)劃與運維的重要平臺,該解決方案依托數字孿生技術,助力Tekniska Verken創(chuàng)建了林雪平市供水管網的在線水力仿真模型,并與監(jiān)控系統連接,通過實際測量實時了解供水管網狀態(tài),繼而規(guī)劃管道尺寸,確定質量可靠且符合要求的管道,并根據人口變化設計備用供水系統。在施耐德電氣數字化水管理解決方案的賦能下,Tekniska Verken所負責的管網水資源損失降至8%(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不僅顯著提升了供水服務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還實現了管道網絡運營效率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雙向優(yōu)化。
對此,Tekniska Verken熱電廠研發(fā)工程師Sinan Nouri表示:“借助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水務顧問解決方案,我們成功建立了管網在線仿真模型,這不僅使我們能夠高效預測和評估壓力與流量變化的風險,還能快速定位管道漏水點。這一數字化工具對于提升我們的運維效率和保障供水安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