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藝術的神圣之地景德鎮,寶翠窯于2011年由景德鎮的“小龍”匠心創立。其創立之源,是對景德鎮傳統陶瓷藝術的深沉熱愛與不懈追求。這座千年瓷都,擁有 2000 多年冶陶史、1000 多年官窯史和 600 多年御窯史,成就了無比輝煌的榮耀。景德鎮窯火焙燒出的稀世珍品陶瓷,更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精彩貢獻。
景德鎮制瓷史上,最具盛名且最能代表其歷史地位的非湖田窯青白瓷莫屬。青白瓷始于五代,盛于北宋晚期至南宋,發源于宋代時期的湖田窯。其主要特點是胎質細密,釉的透明度高,光澤性強,流動性較大,陶瓷及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透青,具有宋朝獨特又鮮明的審美特征。由宋迄元,青白瓷盛燒不衰,景德鎮湖田窯燒制的青白瓷又是瓷中的珍品,宋代就成為貢瓷,其 “青白” 寓意既符合儒家文化對文人的要求,又契合清清白白做人、做官的理想,文化效應無可比擬。景德鎮 “青白瓷” 甲天下,得益于景德鎮高嶺村特有的瓷土,然而隨著上千年的開采,這種特有的高嶺土日益減少。2009 年,景德鎮被國務院認定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現今景德鎮瓷坯的原料大多從省外引進,導致景德鎮瓷基本失去了溫潤如玉的 “鴨蛋青” 色。
寶翠窯深知延續具有景德鎮傳統韻味陶瓷的重要性,為此花費 10 多年時間尋找本土瓷土。終于發現了美成瓷莊的 “翠瓷” 瓷土(獲非遺保護),這種瓷土源于景德鎮湖田窯青白瓷,瓷質更細膩,成瓷如翠玉一般,高溫無鉛無毒。有了 “翠瓷” 瓷土,寶翠窯茶器同時專注于景德鎮發明的青花瓷,采用 “氧化+還原法” 燒制,最高燒成溫度 1380 度,非市場上普遍的低溫瓷。其瓷質具有景德鎮傳統陶瓷的 “鴨蛋青” 色,在陽光下更如翠玉般溫潤,與福建 “白瓷”、英國 “骨瓷” 截然不同。
寶翠窯茶器嚴格遵循制瓷四大理念。
一是獨家采用景德鎮本土 “翠瓷” 瓷土制作茶器;
二是專注景德鎮 “高溫釉下工藝” 制作真正的青花瓷;
三是構圖取材、臨摹于歷史經典名瓷、官窯陶瓷圖案;
四是保證成瓷 100% 無鉛鎘等重金屬殘留、滲出,安全健康;
目前,寶翠窯是唯一獲得授權使用 “翠瓷” 瓷土的窯口。
在制作工藝上,寶翠窯嚴格遵循傳統技法,從瓷土挑選到拉坯、繪畫、燒制,每一步都力求完美。圖案臨摹自官窯青花陶瓷花片,力求還原那份古雅韻味,讓每一款陶瓷茶具都散發出官窯的氣息,彰顯景德鎮的獨特魅力。同時,寶翠窯對原材料和燒制工藝進行了嚴苛把控,采用 “氧化 + 還原” 法燒制,堅持釉下高溫,確保成瓷 100% 無鉛、鉻等重金屬殘留與滲出,讓消費者使用更安心健康。
寶翠窯的產品特色鮮明,優勢卓越。茶器瓷質在外觀上保留了傳統景德鎮鴨蛋青色,在陽光下呈現迷人翠色,與其他陶瓷的黃色或黃白色截然不同。造型方面,主要仿官窯器型,同時融入現代設計元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在安全性方面,寶翠窯堅持不制作金、銀工藝與粉彩工藝,不制作釉上、釉中茶器,而是采用無鉛翠瓷瓷土和獨有的 1380° 釉下無鉛青花配方工藝生產青花瓷,承諾 100% 無鉛、無毒。
展望未來,寶翠窯將繼續堅守無鉛陶瓷、官窯器型與臨摹官窯花片的理念,致力于創作更多具有景德鎮韻味與官窯氣息的茶器,為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