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設備運行速度很快,調試期間容易出故障,我們需要一名熟練擋車工去新機組調試,有人主動請纓嗎?”
“我是學機械工程制造專業的,可以讓我試試。”蔣海龍的聲音穿過人群,洪亮有力、擲地有聲。
蔣海龍是湖南中煙零陵卷煙廠的一名包裝機操作工, 2022年通過公開競聘來到工廠。他今年27歲,身形高大,一米九的個子配上壯實的身板,眼神睿智有活力。正如他的座右銘“干什么,學什么,鉆什么,精什么”,作為年輕的生產一線工人,他不僅有仰望星空、滿懷希冀的遠大胸懷,更有腳踏實地的沉著與穩健。
志存高遠,掌握設備每一個部件
“我老是做一個夢,夢里我變成了很優秀的機械工程師,拿了國家級比賽的一等獎,會解決各種各樣的煙機故障,還參與了新型高速煙機的制造和研發。”被問到夢想,蔣海龍很靦腆。
愛“湊熱鬧”是蔣海龍眾所周知的優點。機器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運行,沒有自主拆卸觀察的機會,蔣海龍就會去每一個維修現場轉轉,不放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
有一次同事的機器壞了,尾機出口處過道卡煙。同事仔細檢查了過道開關和皮帶,都沒有發現問題,蔣海龍剛好也在旁邊觀摩,只見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淡定地指出煙條折疊度不好,而且條透上還有劃痕,從而推斷出是條煙輸送通道出現了問題。
找準了問題點就好辦了。很快,機器就恢復了正常運行。
蔣海龍為了“精”這一行,除了現場觀摩和實操,還喜歡看書和參加各種培訓比賽,剛參加工作時發的那本《煙機設備操作工基礎知識》,已經被他翻得脫掉了頁碼,機械的各個部件,也全都刻進他的腦海里。
圖為蔣海龍(右2)在和同事討論煙支生產與過程質量管理
迎難而上,解決新機調試每一個問題
對于蔣海龍的主動,有些同事不理解,面對別人的疑問或夸贊,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道“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和學習機會。”
遇到難題時,蔣海龍總是喜歡推一推鼻子上面的眼鏡。自從主動申請調到新機臺上后,做這些動作的頻率就明顯升高了。新機器似乎每天總有故障,甚至有時候才把這里修好,那里又開始了“待處理”狀態。
而蔣海龍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還會不厭其煩地記錄下這些問題,和維修師傅一起,尋找解決方案。憑著這股鉆研的韌勁兒,蔣海龍慢慢地開始能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解決問題。
有一次尾機CV部分壞了,蔣海龍來回打量著CV各個部分,眉頭緊皺著,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是條透展開臺與條透抓鉗連接的地方有點不平整,引起的條透包裹不到位。”
然后他平整地撕下一紙塊,用雙面膠粘貼在交界處,處理好細節后關上了防護罩,再次開啟了機器。
在蔣海龍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新機臺運行很快進入平穩運行狀態。煙機調試技術員都忍不住夸贊他,“這個機臺的順利調試,有他的一半功勞。”
精心操作,做好設備保養每一個細節
冬日的第一縷陽光才懶洋洋地撒在大地上,蔣海龍就已經邁著矯健的腳步進了車間。
開機前的開班保養和點檢煩瑣復雜,但蔣海龍從來不為了能早點兒開機多一些產量,而放過任何步驟或任何部位。
只見他敏捷地打開正負壓管道,認真地核對材輔料,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引起差錯的細節。然后拿起氣槍,從CH入口過道開始,經過小包成像檢測器、小透拉線檢測器等一路清掃灰塵,再用濕抹布擦拭膠輥、膠點,去除可能殘存的膠垢。一邊保養他還一邊做各個關鍵部位的點檢,等到確定機器處于一個良好健康的狀態后,他才開始安裝輔料,做好煙包對位、盤車檢查。
圖為蔣海龍在確認設備參數
“細節決定成敗,做好生產前保養的一件件小事,煙支煙包的質量才有保障,也才能盡可能地減少機械故障帶來的麻煩事。”他常對同事說。
從2022年進廠工作以來,蔣海龍已經獲得了崗位標兵、尾機操作比武一等獎等多項表彰,而每一項表彰,都是他精益求精、不斷鉆研進取的結果。
談起未來,蔣海龍滿懷憧憬。“在這個離機械最近的地方,我還有很多學習和實戰的機會。我要更加努力,我覺得我在一步一步接近我的目標,實現夢想的日子不遠了。”(文/圖作者:袁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