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一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這是全國政協委員敖虎山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采訪。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開啟。全國政協委員、阜外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敖虎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普及心肺復蘇和AED配置正在成為社會共識。他呼吁,把每年1月20日設立為“國家急救日”。
敖虎山介紹,我國有3.3億心血管病病人,猝死發病率也呈年輕化趨勢。心肺復蘇的黃金搶救窗口期只有4至6分鐘,超過這個時間,搶救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敖虎山說,目前我國的心肺復蘇普及率不足1%,而發達國家達60%。這意味著,仍然有10億人需要心肺復蘇普及。這是與每個家庭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技術。它不單是一個急救技術,也代表了我們國家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責任感。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心肺復蘇的救命“神器”。2018年,敖虎山在“委員通道”提出了AED公共場所配置問題。3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共同推動下,AED配置率明顯改觀。以深圳為例,2018年以前僅有500臺,截至目前,深圳AED配置總數已達5000臺。
“我想再次借‘委員通道’呼吁:全民學習心肺復蘇技術,希望政府出臺政策和立法,促進AED配置。同時,把每年1月20日設立為‘國家急救日’,從國家文化和民族意識的層面去關注急救。”“委員通道”上,敖虎山再次為人民群眾的健康建言。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