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游戲是近年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繼去年帶來“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的提案后,長期深耕教育領域的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朱永新仍然將目光聚焦于“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網”。在他看來,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戲統一的國家標準,并由國家推動強制執行已成為當務之急。
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朱永新
“當前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和規則仍有待優化”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人數已達9.4億。從年齡來看,19歲以下網民占18.3%,為1.72億人。而以職業劃分,學生占比最多,達23.7%。
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近一年多來,我國已經有50多家短視頻和直播平臺試點推出“青少年模式”,從使用時段、時長、功能和瀏覽內容等方面規范未成年人上網行為。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定了一系列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措施。
在朱永新看來,對比全球來看,中國的相關企業從產品、相應的管理功能設置、游戲時長再到游戲消費限制等方面,相對來說已經做得細致、嚴格。不少游戲企業也響應國家要求,各自建立起如健康系統、防沉迷系統等未成年人保護平臺等。但是因為缺乏全國統一的落地標準,加上行業數據不能互通、一些家長的責任意識薄弱等因素,當前的保護機制和規則仍然存在優化空間。
“亟需出臺統一的國家標準”
鑒于此,朱永新認為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戲國家標準已是當務之急。他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現行行業規范的基礎上,結合頭部企業實踐經驗,由政府牽頭制定國家標準,建立統一的防沉迷平臺,整體接入公安實名系統驗證,推動所有企業以統一的力度和方式予以落實執行。凡有企業或相關機構違反了這一標準,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對于不法企業,還要加大懲罰的力度。以此保證企業在同樣的法律法規之下,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游戲。
同時,還要將防護前置,為家長提供易操作的統一監護工具。比如將家長等監護人與未成年用戶游戲賬號的綁定,實現家長對未成年人的游戲操作記錄查詢、游戲消費記錄查詢以及游戲消費提醒、游戲操作時段設置和游戲消費限制等。
“學校、家庭的腳步也要跟上”
當前,關乎未成年人健康游戲方面的積極變化正在發生。記者注意到,相關部門正在建設國家統一的網絡游戲實名驗證平臺,給游戲企業提供游戲用戶身份識別服務,以統一核驗游戲用戶數據,準確驗證未成年人身份信息。
受代表與委員熱切關注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問題已逐步寫入多個法律法規。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單設一章,明確了家長的監護責任。
“網絡素養是數字時代的基礎素養”。除了上述措施外,朱永新還建議學校應加快開設網絡素養課程的步伐,同時也要加強對父母的網絡素養教育。讓父母“懂網知網”,既能以身作則,又懂得如何在網絡問題上和孩子進行友好的溝通。在此基礎上,逐步解決未成年人沉迷游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