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黃委員,今年兩會您帶來了哪些提案?
第一個是殘疾兒童康復訓練體系建設,第二個是生物安全保障品建設,第三個是加強西部醫學教育,第四個是西部科學城建設。
我們發現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后,除了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醫學觀察外,往往都會進行大規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篩查,請問這樣做的必要性是什么?
我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局部地區出現小范圍傳染的時候,對大規模人群進行核酸檢測篩查,我認為是必要的。因為感染的人群有一些密接者,可能還有一些無癥狀感染者,而核酸檢測是臨床診斷新冠肺炎“金標準”,對大規模人群篩查可以很快地控制疫情,避免疫情蔓延。
您和您的團隊研發出了我國首個獲批上市的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產品,請問這種檢測和核酸檢測有什么區別?有何重要意義?
傳染病或者病原體的檢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的,一種是間接的。直接的方式是針對病原體的成分,比如核酸、蛋白質檢測。通常講的核酸檢測是檢測它的基因組的情況,而針對蛋白的檢測就是抗體檢測。病原體感染肌體之后,肌體會對它產生免疫應答,特異性抗體的檢測間接反映了肌體是否受到病原體的感染。
抗體檢測的作用,第一個是在早期對疑似病例的輔助診斷。第二個是對流行病學可以進行診斷。第三個是幫助在早期發現無癥狀感染者,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產生的抗體在三到十天左右就會形成一個高峰,所以在這個時間段能夠通過抗體檢測把它捕獲。
現在大數據發展得很快。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數據在哪些方面提供了幫助?未來會為醫療行業帶來哪些改革?
就這次新冠疫情來講,大數據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對大數據的利用也成為一個非常好的范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健康碼——通過個人信息,可以很快追蹤到密切接觸者,可以對疫情進行研判、分析和排查,成為疫情防控必不可少的一個手段。
從醫學的發展來講,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醫學方面的應用非常廣闊。因為所有的技術最終是為人類服務,特別是為人類健康服務。所以,它最大的一個應用場景就是在醫療行業。
可以想象十年之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普及會為醫療行業帶來顛覆性的突破。比如在影像診斷、病例診斷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深度學習這些技術,會出現一些輔助專家的系統;另外,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可能會更多,可以對一些病理比如膠囊胃鏡,采集很多數據進行分析。在這些方面,醫學會有質的飛躍。
疫情發生以來,健康碼是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個人信息會被小區、超市、藥店多方收集,會給隱私泄露帶來一些風險。在疫情防控常態下,如何確保公民身體健康同時,又確保個人信息安全?
對于個人信息的收集,我認為:第一,要慎用。要區分時間階段和用途。第二,要遵循最小范圍使用原則。只有必要的個人信息經過一定程序才可以使用,而不是收集所有信息。第三,要加強個人隱私倫理和法律方面的保障。
個人信息,特別是生理特征信息,比如指紋、虹膜,如果這些信息泄露,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對這些信息的保護應該更加嚴格。
您認為重慶醫科大學西遷歷史給學校帶來了哪些影響?
重慶醫科大學是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的,今年剛好是65周年校慶。上海醫學院當時是國家十六所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師資力量非常強大,這個學校也有光榮的傳統,應該是兩度西遷。在抗戰期間,上海醫學院1940年遷到了重慶,1946年再遷回上海,所以,上醫老前輩對重慶來講是非常有感情的。當時西遷的學校,國家準備的是要從上海西遷大概11所高校,但是最后真正西遷的,一個就是上海交通大學遷到陜西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學,另外一個就是上海第一醫學院遷到重慶成立了重慶醫學院。這兩個學校在“西遷精神”方面體現得非常充分,“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經過60多年的發展,上海老前輩在學科和學校的文化方面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為學校發展了四個國家級的重點學科。另外,在文化方面,“西遷精神”和去年我們在抗擊疫情中所體現出來的偉大的抗疫精神,突出的都是愛國、奉獻、犧牲。去年我們學校在抗擊疫情中,不管是在重慶、武漢,還是海外,表現都非常突出。
有一個網友問: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地開展,作為一名平時會接觸到較多人的出租車司機,我對這方面的問題比較關注。請您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我們解釋一下疫苗是如何在我們體內工作的?接種疫苗之后,還有哪些需要注意?
疫苗接種的原理,我覺得首先要回答病原體感染肌體的過程。病原體感染肌體之后,肌體要對它產生免疫應答,這個免疫應答,一方面是要清除病毒,另外一方面在清除的過程中也可能造成肌體的損傷。
就新冠肺炎來講,它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大概在20天左右肌體就會自然地把它清除掉。在清除的同時,肌體會留下一些記憶反應,就是說,當下次病原體再入侵的時候,肌體產生的免疫反應就會更加迅速、更加強大。疫苗實際上利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疫苗有很多種。它模擬病毒感染,先在肌體建立起免疫應答,這是一種特異性的免疫應答,然后利用它的記憶效應,當接觸到真正的病原體的時候,肌體就會迅速、強烈地產生針對病原體的特異性免疫應答,從而起到保護的作用。簡單來講就是這么一個過程。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