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日上午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一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同仁市自來水公司職工夏吾卓瑪表示,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作為“源頭人”“護塔人”,不僅要自己用上好水,還要保證中下游的人也用上好水。
夏吾卓瑪表示,近年來,青海實施禁牧封育、濕地保護、植樹造林等一系列舉措,荒山披上了綠裝、干涸的河床里流滿了清水。同時,青海還通過無人機、水質傳感器等高科技手段進行數據巡河,確保了“一江清水向東流”。
在青海,保護生態是大事,也成了老百姓自覺的行動。夏吾卓瑪講述了黃南州澤庫縣一位名叫多杰的老人的故事。多年前老人把自己的家搬到了澤曲河邊的一個簡陋小屋,義務守護周邊近萬畝草原濕地。這一守就是22年,不管是寒冬酷暑,老人每天都在濕地里巡查三次,已經走了12萬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走了3圈。老人表示,還要一直走下去,為的就是守護好“中華水塔”。家鄉父老盡心盡力的守護,使三江源的天越來越藍、山越來越綠、水越來越清了。
由于工作關系,夏吾卓瑪經常到農村牧區、工廠企業,親眼看到生態保護帶來的好處。特別是由于水資源生態環境不斷好轉,人畜用水水質不斷提高,州里建起了礦泉水廠,農畜產品綠色有機,黃河旅游業紅紅火火,鄉村振興有了可靠依托,各族人民群眾收入不斷提高,這一切都生動地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夏吾卓瑪表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我們要堅決扛起源頭責任,更好地保護好生態,讓“三江之源”源清流潔,讓“中華水塔”堅固充沛,讓各族人民群眾的生活滋潤甘甜。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