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明確我國異種移植研發戰略,以異種胰島移植為異種移植臨床應用突破口,夯實和加強心臟、腎臟異種移植臨床前研究,推動異種組織移植、肝移植、小腸/肺移植和生物人工肝的前期研究,有計劃、分階段地穩步推動我國的異種移植臨床研究。”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院長張國剛帶來了有關異種移植的提案。
張國剛在第十二屆健康中國論壇上
今年1月,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進行了全球首例人類移植豬心臟的手術,成功地將一顆“轉基因豬心臟”移植到57歲終末期心臟病患者體內,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張國剛表示,近年來美國連續多次批準異種移植臨床研究個案,以解決終末期疾病治療問題,產生了重大國際影響。
在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全球科學家共同努力下,異種移植已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可進入臨床治療應用的終末期疾病治療方法。建立生物安全豬,提取可治療用細胞、組織和器官治療人類疾病,可以解決糖尿病、終末期器官衰竭等多種重大疾病的治療問題。
近年來,美、日、韓及歐盟均有大量資金投入異種移植領域,美國在心臟、腎臟等異種器官移植技術方面率先取得臨床突破,而我國在異種胰島細胞移植技術方面位居世界領先地位。張國剛認為,應該在國家層面制定研發戰略,打通異種移植臨床應用和產業化開發的最后一公里,攻克卡脖子技術,實現我國異種移植的世界領先地位。
一是明確我國異種移植研發戰略。以異種胰島移植為異種移植臨床應用突破口,夯實和加強心臟、腎臟異種移植臨床前研究,推動異種組織移植、肝移植、小腸/肺移植和生物人工肝的前期研究。有計劃,分階段,穩步推動我國的異種移植臨床研究。
二是圍繞異種移植臨床應用需求,緊盯核心技術研發,加大研發經費投入。由臨床醫師牽頭提出異種移植臨床應用的關鍵技術難點,組織生物學、免疫學和動物學等跨領域專家聯合攻關,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異種移植應用和產業開發的全產業鏈技術體系。
三是加強異種移植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支優秀的異種移植科研人才隊伍,解決異種移植國際競爭背景下的“卡脖子”現象。關注國際競爭態勢,重視研發過程中知識產權保護。
四是暢通審批渠道,完善配套政策。國家衛生健康委和藥監局等部門從制度層面完善相關政策,積極接受異種移植臨床研究科研項目的審核,在嚴格把關的同時,暢通審批渠道,打通異種移植臨床應用及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加強政府引導功能,布局異種移植產業開發。重點扶持國內有實力的異種移植研發企業,對于具備明顯技術優勢的異種移植企業,應更好體現政策的引導支持作用,優化企業上市審批路徑,加大企業上市融資扶持力度,助力企業研發與成果轉化進程。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