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22年兩會期間,來自衛生健康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帶著一年來的積累和思考,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廣抗疫經驗、推進公立醫院建設、加強醫學人才培養等話題,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院長王靜成。受訪者供圖
當前,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群眾有大病小病還是習慣往大醫院跑。如何進一步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院長王靜成向人民網表示,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縣域各級醫療機構要充分履行其在分級診療體系中的功能定位,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提升分級診療體系實效。
在縣級醫院建設方面,王靜成建議,結合當地疾病譜、診療需求、外轉就診情況,合理設置科室、建設人才梯隊、發展特色專科,在滿足常見病、多發病診療需求的基礎上逐步開展符合當地需求的適宜技術,針對性強化核心專科、打造優勢專科,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
“同時,加大對設備設施的投入,提高影像、檢驗、病理等平臺科室水平,為區域檢查結果互認打好基礎,減輕人民群眾疾病負擔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運營成本。”王靜成說。
分級診療怎么科學合理地“分”、如何及時精確地“診”?王靜成建議,用好“互聯網+”平臺,實現共享先進醫療設施、互認檢查檢驗報告、雙向轉診等。
“此外,深入推進互聯網醫院和醫聯體信息平臺建設,暢通基層醫院與牽頭醫院各類數據渠道,實現專家、檢查、手術、慢病管理等各類資源共享,通過遠程醫療服務,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服務可及性,帶動區域整體醫療水平提升。”王靜成表示。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人民群眾對老年病診療、康復、醫養結合等接續性醫療服務需求加大。王靜成表示,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此類服務有助于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機構能力水平,促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向縱深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強化與城市和縣級公立醫院銜接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綜合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養老照護、家庭上門、康復護理、醫養結合等服務,同時為失能、慢性病、高齡、殘疾等行動不便或確有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提升基層接續性醫療服務水平。”王靜成說。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