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扎西江村代表(右)在慰問老黨員索朗,了解搬遷群眾生活情況。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攝
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歷史博物館紀念園管理辦主任鐘敏代表在學校走訪調研。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吳為山委員——
以美育人提升大眾人文素養
本報記者 王瑨
北京市五四大街1號,中國美術館。春上枝頭,也在心頭。與和煦春風相伴的,是人們對藝術的熱情。在這里,參觀者常能見到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委員的身影。
與大眾深入交流,在各地考察調研、采風寫生,吳為山委員思考沉淀,形成一份份提案。成為政協委員15年來,他共提交40余份提案,其中關于教育、美育的就有20多份。如何更好地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是他最在意的事。
美術館門前排起參觀長隊,小朋友在留言冊用稚拙的字體寫下“美術使我快樂”,白發蒼蒼的參觀者在藏品前駐足欣賞……人們向往美、熱愛藝術的場景,深深印刻在吳為山委員心中。“我們不僅要典藏經典,推動當代藝術創作走向世界,更要不斷創新服務形式,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美育真正融入公眾生活。”10年來,中國美術館舉辦公共教育活動300余場、服務線下觀眾超過50萬人次,“大師講大美”“中國美術館云課堂”等公共教育項目深入人心。
今年,吳為山委員的提案仍與美育相關。他建議加強全民美育要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底色,倡導美育的全面性和終身性,借助創新科技行之久遠。“美育大眾,潤物無聲。我們要用美提升大眾人文素養,厚植文化自信的沃土。”吳為山委員說。
一雙手可塑萬物,一把刀能刻風骨。作為雕塑家,吳為山委員的作品中熔鑄著對時代的觀察、對人民的情意。《旗幟》《馬克思》《百年豐碑》《雷鋒》《焦裕祿》等雕塑,成為他近年來的代表作。“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生活中感知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創造力和智慧。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將為文藝創作提供更為豐富的題材,將它們融于作品,必然充滿藝術感染力,成為中國故事的魅力所在。”言語間,吳為山委員信心滿滿。
程京代表——
用心用情守護人民健康
本報記者 亓玉昆
“我最大的快樂,就是解除人們關于健康的困擾。”生物芯片剛剛興起時,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程京代表就進入了這個領域。20余年的時間,他帶領生物芯片技術團隊已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程京團隊自主研發的生物芯片及其配套試劑、儀器,廣泛應用于遺傳病、腫瘤、個體化用藥、感染性疾病、生化多指標檢測、大健康管理等領域。
從2013年開始,程京又多了一個新身份——全國人大代表。每年的全國兩會,他都會帶來高質量的建議,“我所在的領域是醫療衛生,所以我所有的建議都離不開人民健康、疾病的防診治,近兩年主要聚焦中醫藥發展,并結合健康中國建設提出建議。”
在調研過程中,程京代表了解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廣大群眾越來越重視疾病的預防。程京代表提出建議:建“治未病”國家體系,保人民健康和國家強盛。
在健康中國建設方面,程京代表建議要抓住“小”與“老”這“兩頭”:一方面,做好出生缺陷的基因篩查工作,把新生兒出生缺陷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加強老年人常見重大疾病的防治攻關及慢病管理,及早發現、及早干預、及早治療。
“鄉村振興,健康先行。我們要大力提升農村基本醫療衛生水平。”今年兩會,程京代表帶來了這樣一條建議。他認為,應重點關注農村醫療衛生薄弱問題,加大力度提升農村基本醫療衛生保障水平,立足村鎮和社區,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和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技術,改善農村醫療設施條件,使群眾在基層就能把病看得準、治得好。
“我將在履職盡責中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預防疾病,用心用情守護人民健康。”程京代表表示。
潘碧靈委員——
為生態文明建設鼓與呼
本報記者 楊昊
“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我致力于為生態文明建設鼓與呼,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獻計出力。”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委員說。
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潘碧靈深耕生態環境領域,積極為生態環境保護建言獻策,圍繞農村環境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等領域提交了數十件提案。
近年來,潘碧靈委員積極為洞庭湖環境治理發聲。去年,他參加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的新時代生物多樣性保護、洞庭湖生態疏浚等調研活動,撰寫了1萬多字的調研日志。
經過系統調研,潘碧靈委員建議,以受損濕地生態重建、河湖水生態恢復、河湖緩沖帶建設等為重點,推進洞庭湖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持續推行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及稻漁綜合種養、設施養魚等生態養殖模式,加快建設一批農業面源零直排工程試點。”潘碧靈委員說。
今年初,國務院批復同意《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要求著力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著力增進社會民生福祉,把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為更加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潘碧靈委員表示:“看到建議成為現實,我感到十分振奮。”
近年來,潘碧靈委員把調查研究作為委員履職最重要的基本功,堅持“不調研、不提案”,先后赴多省份參加脫貧攻堅、污染防治、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等專題調研。
潘碧靈委員告訴記者,今年全國兩會,他將聚焦氣候變化、農業面源污染和長江流域生態改善等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不僅是一種身份,更代表著一種責任。新征程上,我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為生態文明建設繼續貢獻力量。”
莫榮委員——
健全靈活就業勞動者權益保障
本報記者 鄭海鷗
“你對這份工作的收入滿意嗎?你參加了養老保險沒有?有什么需求和建議?”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委員經常來基層一線,和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溝通交流,問問難處、聽聽意見,“這樣面對面的調研更具體、更深入,常常給我啟發和思考。”
“黨中央要求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擴大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覆蓋面,實現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蓋范圍更加廣泛,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莫榮委員表示,“我在和靈活就業群體的交流中發現,職業傷害保障是他們最關心的現實問題之一。”
從和外賣騎手、快遞員的交流中,莫榮委員了解到,雖然一些互聯網平臺也為靈活就業人員購買了意外險,但不屬于保障程度高的工傷保險,一些從業人員的安全和權益無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主要原因是現行工傷保險制度針對傳統就業方式設計,以穩定的勞動關系為基礎,而新就業形態具有靈活性、短期性、流動性和非契約性等特點,平臺及其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人員不屬于傳統的雇用模式,因此職業傷害保障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莫榮委員說,“不管是外賣騎手、快遞員,還是網約車司機,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今年,我的提案將聚焦這一方面。”
經過反復思考,莫榮委員提出建議,“應繼續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進一步健全完善適合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人員勞動用工特點的參保繳費政策和管理制度體系,并通過優化經辦服務,加快信息化建設,實現新業態從業人員應保盡保。此外,要加大力度向平臺企業、靈活就業人員等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和相關政策,維護合法權益。”
王暉代表——
讓老年群體充分享受便利
本報記者 徐馭堯 劉佳華
全國兩會前,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的居家養老中心里,社區黨委書記王暉代表和在這里吃飯的老人打著招呼——“老人家身體怎么樣啊?”“最近身體有沒有感覺好一點?”王暉代表經常來到這里,趁著社區老人集中時和他們“嘮嘮”最近的家長里短。
“咱們社區有兩個‘40’,一個是建成時間超過40年,一個是老年人比例超過40%。作為沈陽市一個重點的老齡化社區,我們社區養老的任務尤為繁重。”王暉代表告訴記者,“黨中央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老年人是城市發展中的重要群體,我們要切實保障老年人在城市的發展和治理中切實受惠。”
應對社區老齡化問題,王暉代表和她的同事們費盡了心思——在牡丹社區,居家養老中心的工作人員為轄區內的老人安排了多種養老和康養服務,全力保障老人的生活和健康。
王暉代表舉了這樣一個案例。在她所工作的社區,曾有一位老人每隔幾天就要大老遠跑去一家三甲醫院做理療保健。在社區康復能力不斷完善后,這位老人選擇在社區做理療保健。
“一方面,老人節省了路上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三甲醫院的醫療資源也得到了節約,得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王暉代表說。
隨后,王暉代表前往遼寧省多地的多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相關企業開展調研,并最終形成了她今年關于社區康復的建議。王暉代表建議進一步降低社區康復的準入門檻,推動社區康復服務社會化,并為社區康復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5日 10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