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做好‘土特產’文章”,為以特色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進一步提供根本遵循。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民盟陜西省委副主委、陜西省林業局副局長、陜西省林業科學院院長昝林森分析,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土特產”類型繁雜多樣,但其目前發展存在內涵界定不清晰、數量不清楚、認定不規范、產業化法律法規不健全、生產體系和標準不健全、市場準入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如何健康持續推動“土特產”發展,發揮“土特產”作用,是當前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任務。
昝林森建議,構建“土特產”理論體系。目前我國關于“土特產”這個概念的內涵、外延還缺乏明確的界定。產品是否屬于“土特產”,基本上是依照約定俗成說法或者生產者自己宣傳而定;作為消費者,經常是被動地接受生產者的宣傳推介。因此,需要加強對“土特產”理論體系的構建和完善,為科學評判和界定“土特產”、持續健康推動“土特產”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同時,昝林森建議,制定“土特產”的產品清單,完善“土特產”生產的標準體系,創新“土特產”市場準入機制。
昝林森還建議,加強“土特產”的品牌體系建設。具體而言,建議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圍繞“土特產”,塑造中國農業的全球名片;強化品牌意識,構建品牌文化;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高農業品牌科技含量;創新品牌建設機制,構建品牌共享模式;強化產品、文化的挖掘,加強宣傳,形成內外一致的宣傳聲音,打造“土特產”專屬宣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