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關于體育強國,代表委員這樣說
新華社記者蘇斌、丁文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圍繞體育強國建設建言獻策,暢談未來。
以體育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黨的二十大明確了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建成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是總體目標的組成部分,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體現。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院長鮑明曉表示,體育最基本的作用在于兩方面:一是把體育融入人的全面發展中,特別在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中,體育要起到基底性作用;二是把體育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通過體育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圖為鮑明曉。
“把體育融入14億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鮑明曉說。
在全國政協委員、我國冬奧首金獲得者楊揚看來,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一方面將冰雪運動帶給大眾,讓體育更貼近老百姓,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體育與教育的融合,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北京冬殘奧會讓人們看到體育推動了無障礙設施和無障礙意識的進步。
圖為楊揚。
“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體育會從原來的競技屬性拓展到社會屬性更強的方面,比如到產業,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到發揮教育功能陪伴青少年成長。還有就是增進國際交往,在當前國際環境下破除隔閡,把大家聯系在一起。體育可以作為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很好的工具。”楊揚說。
用好冬奧遺產,釋放冬奧效應
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為我國留下了豐厚的冬奧遺產,這不僅包括世界一流的場館設施,還點燃了大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全國政協委員、沈陽體育學院院長劉征認為,北京冬奧會后,我國冰雪運動及產業發展潛力十足,但同時也要看到,將北京冬奧會的競技優勢轉化為我國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讓冰雪運動輻射帶動冰雪產業發展,仍面臨需要破解的難題。他建議國家出臺激勵政策,以冰雪運動的廣泛開展推動全民健身的發展,助力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
圖為劉征。
北京冬奧會后的這個雪季,大江南北,人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不減。這讓親身參與冬奧申辦的楊揚感慨不已,“冬奧場館給大眾參與冰雪運動提供了更多機會,這是我們當初申辦時所想象的場景,如今正在實現”。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教練紀冬建議,擴大我國冰雪運動人才儲備,穩步推進冰雪產業開發,逐步成為冰雪強國、體育強國。
圖為紀冬。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敏豪認為,如今大眾健身熱情高漲,要積極推動競技體育成果向大眾轉化,用先進的體育科研成果幫助大眾樹立科學健身意識,為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圖為謝敏豪。
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建設體育強國,離不開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健康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厲彥虎認為,青少年的健康狀況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未來我國的競爭潛力,青少年只有塑造強健的體魄,才能為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提供有力支撐,為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夯實基礎。
今年兩會上,楊揚將目光聚焦體育中考,帶來的兩份提案都與之相關?!斑\動不是為了考試,讓孩子們熱愛運動,這才是第一位的。”楊揚說。
全國人大代表、游泳奧運冠軍張雨霏帶來了推進青少年體育科學指導體系建設的建議。她表示,高水平運動員、教練員及科研人員在實踐中積累了大量數據、經驗、方法和成果,將這些優質資源通過學校體育、學校教育更好地向廣大青少年和大眾進行轉化和普及,形成青少年體育科學指導的完備體系,必將成為體教融合發展、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的強大推動力。
圖為張雨霏。
全國政協委員、標槍奧運冠軍劉詩穎建議,豐富體育課種類,將課程開齊、開足,同時讓國家培養出來的專業體育人才盡可能地投身到教學行列中來,用專業知識為孩子們上好體育課,增加體育課的專業性、開闊性、多樣性。
全國人大代表、短道速滑冬奧冠軍任子威表示,北京冬奧會之后,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冰雪運動,想參與冰雪運動,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他想通過自己的影響和帶動,讓越來越多青少年加入進來。
以體育展形象,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體育是全球共通的語言,可以成為傳播中華文化、展現中國形象的重要載體。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中華文化與冰雪元素交織,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得到生動展現。
在鮑明曉看來,真正意義上的體育強國,關鍵看體育發展成果能不能轉化為國家的政治影響力、經濟生產力、社會親和力、文化傳播力、國民健康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建議,向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的目標邁進,一是要在具有國際重大影響力的體育項目上實現競技成績突破,二是要培育具有國際或區域重大影響力的原生品牌賽事。
全國政協委員、國際奧委會委員張虹表示,要通過承辦國際體育賽事,促進當地體育文化發展,向全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圖為張虹。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