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人民大會堂內舉行的首場“委員通道”吸引了眾多目光,來自多個界別的9位全國政協委員現場接受媒體采訪。
經濟發展、載人深潛、氣候變化、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就業、中歐班列……委員們從不同角度為國家發展建言,為民生福祉發聲。
這里有蓬勃向上的朝氣——
甲辰龍年,中國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在回答有關今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提問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保江提到了可喜的數據:我國春節假期有4.74億人次返鄉、旅游,22.93億人次跨區域流動。韓保江表示,這除了說明我們中國人有更強烈、濃郁的親情友情及鄉愁,還有詩和遠方,更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勃勃生機和強大能量。
韓保江談到,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年,改革開放46年,經濟增長潛力巨大。我們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優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還有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勢不可擋,中國經濟前景光明毋庸置疑。
這里有銳意創新的勇氣——
作為“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葉聰介紹,“奮斗者”號是我國第一臺能夠到達全球海洋最深處,開展科考和作業的載人潛水器。4年來,“奮斗者”號已累計完成了230次下潛,其中深度超過萬米的有25次,讓32人到達了萬米的海底開展作業,持續刷新萬米下潛人次的紀錄。
葉聰在話語間透露出對國家科技進步成就的自豪——“奮斗者”號的成功研制和應用是新時代中國科創的最新成果。這項成功來自于我國自主研制的另外兩臺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和“深海勇士”號。這三臺潛水器,到現在為止累計下潛已經超過1100次。近3年來,全球一半以上的載人深潛任務是由這三臺載人潛水器完成的。
“作為海洋科技工作者,我們要從‘奮斗者’號極限深潛中繼續總結經驗,攀登深海科技高峰,服務海洋強國建設,為人類了解、保護、開發海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葉聰表示。
這里有昂首向前的底氣——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聯理事、中國盲人協會主席李慶忠手持盲杖走上委員通道。
李慶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殘疾人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扶殘助殘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得益于無障礙環境的不斷優化和現代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在各行各業中奮發有為,以實際行動推動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步。
“就我個人的情況而言,我是一名只有光感的重度視障者,平日我手持盲杖獨立乘坐地鐵上下班,也經常坐飛機、高鐵去各地出差。”李慶忠深有感觸。
新時代為殘疾人融入社會、人生出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舞臺。
“心中有光,腳下有路。”李慶忠相信,在全社會的關心支持下,廣大殘疾人朋友們一定會逆風起飛,逐夢遠航。
在首場“委員通道”上,委員們直抒胸臆,坦誠交流。他們的回答中,飽含對人民的深情厚意,對國家的忠誠擔當。來自首場“委員通道”的“好聲音”,播下希望的種子,描繪可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