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廣安市華鎣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把培育新質生產力作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統籌實施電子信息產業產能升級、生產工藝升級、主營業務升級“三大升級”行動,支持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助推工業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
圖為近日,華鎣市華鎣山經開區瀚海精密電子廠智能車間內,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人民圖片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從去年9月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又一次聚焦,再到這次全國兩會上共商國是時深入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就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明確要求、作出深入闡釋、指導發展實踐?!墩ぷ鲌蟾妗芬矊ⅰ按罅ν七M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今年政府工作任務的首位,并作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等具體部署。
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已成為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那么,以創新為主導的生產力如何煥“新”?優質可持續發展如何提“質”?兩會代表委員就此積極建言獻策。
徐冠巨代表:
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中國城市報記者 邢燦
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認為,新趨勢下,以往“做規模”、盲目擴產能的做法難以跟上新質生產力的要求。他建議,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中國企業升級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的內涵式發展,必須依靠品質提升、品牌提升、科技硬實力提升,與國際一流企業同臺競爭,這是我們的方向,更是我們的責任。”徐冠巨說。
傳化集團的實踐也為這一觀點提供了佐證。“我們經過7年持續攻堅克難,突破稀土順丁橡膠這一卡脖子技術,實現了進口替代,目前產銷兩旺?!毙旃诰拚f。
為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徐冠巨建議:一是各級政府在政策和資源上,推動企業從單純模式創新大力轉向科技創新,創造更多的原創性、突破性、顛覆性成果;二是鼓勵科研機構與優秀企業強強聯合,為共建研發平臺、共享科技成果提供政策和機制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三是發揮民營經濟體制機制優勢,進一步開放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行動和創新課題,共同促進戰略性、基礎性產業升級發展。
蔣穎委員:
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創新體系
■中國城市報記者 邢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主席蔣穎認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體系的運轉效率是關鍵。
“近年來,得益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國在科技研發領域的投入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多個關鍵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笔Y穎認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放緩,表明創新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需要提高。換句話說,科技成果轉化率需要提高,進而提升整個創新體系的運轉效率。
在蔣穎看來,造成轉化率不夠高的原因包括市場主體動能不夠足、各類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度不夠高,以及科技創新國際合作渠道發展不夠充分。
蔣穎建議,引導社會風險投資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投資力度,為企業的可持續研發增添動能;同時,優化合作機制,促進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專業社會組織倡導的三體聯動,提升各類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度;此外,以高水平制度開放主動構建國際共同創新網絡,鼓勵外資企業在華開展更多研發活動,增加國內國外創新資源的合作渠道。
雷軍代表:
促進先進智能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
■中國城市報記者 張亞欣
作為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對保持我國在全球制造業的競爭優勢,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建議:
應促進先進智能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加速工業大模型部署。繼續加強5G、數據中心、算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建議主管部門盡快出臺專項,以智能制造系統軟件、AI大模型和通用仿生機器人的部署應用為重點產業突破方向,支持打造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應用場景。
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建設,探索智能制造“中國范式”。中國的智能制造創新,需要系統性形成技術和產業生態的標準化優勢,才能持續贏得全球競爭的引領地位。支持國內企業和專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以產業鏈影響力促進國家標準規范的融合,鼓勵龍頭企業牽頭和推動標準群發展,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創新、賦能和服務的生態體系。
此外,支持龍頭企業承接智能制造重大專項,攻關關鍵技術裝備。建議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加快推動智能制造重大專項立項實施,推動智能生產裝備、智能檢測裝備、智能制造軟件等關鍵技術設備研發攻堅和產業化,提升我國制造業整體競爭力。
馬永生委員:
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
■中國城市報記者 王楠
近年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壯大,有效釋放了經濟發展新動能。但該產業目前也面臨著低水平投入和重復建設等問題。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馬永生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應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加大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完善科技金融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馬永生建議,一是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頂層設計。國家層面系統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統計工作,有效收集各地區產業、各細分領域等發展情況,以“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推動產業布局。二是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尤其是重大共性關鍵技術、能源轉型關鍵技術和碳中和技術等領域,探索制定相關補貼激勵政策,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政府集中采購等方式擴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稅支持覆蓋面。三是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金融體系。以現有科技金融試點產品為基礎,逐步形成體系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金融服務方案,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比如,引導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資服務力度,進一步完善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小企業創新性債券品種,適度放寬集合債發行主體資格等。
史浩飛代表:
提升科技領軍企業基礎研究能力
■中國城市報記者 鄭新鈺
“新質生產力關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如果一個城市能結合自身特色超前布局,就會給未來帶來全新機遇?!比珖舜蟠?、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微納制造與系統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飛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一批能夠開展基礎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先發優勢的領軍企業。
史浩飛在履職中發現,目前我國通過稅收減免和研發補貼等政策的支持,科技企業研究開發總量持續上升,但是投入基礎研究的比重沒有明顯增加。
“雖然科研院所與大學一直致力于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問題,但是由于缺少領軍企業從需求端發揮主體作用,科技與經濟的‘兩張皮’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睘榇?,史浩飛建議,放寬科技企業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基金的參與條件,允許更多類型的科技企業參與其中,集合多方資源共同投入基礎研究。
“建議鼓勵資源、設施、數據開放共享,引導科技領軍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創新協同,對在合作中取得突出成果的企業給予獎勵和表彰?!笔泛骑w說。
明東委員:
加強國家大科學裝置集群產業引領能力
■中國城市報記者 葉中華
“近年來,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持續推進,正在加速實現從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轉變,為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提供更有力的支撐?!比珖f委員、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專委會副主任、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釆訪時表示,目前在充分發揮大科學裝置作用上仍面臨一些問題。
明東說,一是大科學裝置集群之間協同合作有所缺乏,潛能挖掘不充分;二是對大科學裝置集群的關鍵核心部件自主創新有待加強;三是大科學裝置集群對高科技產業聚集效應不夠明顯。
為此,他建議:一是加強頂層管理制度設計,成立專門管理機構,強化大科學裝置集群之間的深度合作和協同攻關,形成制度化和任務化發展模式;完善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的多學科人才引育體系。二是關鍵部件的自主創新需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在大科學裝置集群的一些共性技術的聯合攻關上,需要更加有效的合作模式。三是根據大科學裝置運行的內在規律和不同類型人才的發展規律,充分調動大科學裝置集群所聚集技術人才的積極性,面向國家需求,進行有組織科研和開展戰略攻關,解決“卡脖子”難題。
劉慶峰代表:
完善頂層設計推動通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中國城市報記者 鄭新鈺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飛速發展,取得不俗的成績。但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履職中發現,目前,我國通用人工智能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他呼吁,整合各方資源,加快制定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建議在2017年7月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瞄準我國通用人工智能發展中需要重點補上的短板進行設計,圍繞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研發、源頭技術前瞻布局、算力生態構建、高質量數據開放共享、科學的評測標準制定、人才培養、法律制定和倫理人文等維度,系統性制定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眲c峰說。
劉慶峰還提出,要與量子計算等關鍵研究的協同攻關,形成交叉學科的突破;重視大模型與科學研究的深度融合,打造AIfor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的科研新范式;在生命科學等多個科研領域引入人工智能通識課,培養一批具備專業科研能力以及高水平通用人工智能理解能力的人才。
耿福能代表:
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培育“三農”新質生產力
■中國城市報記者 邢燦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做好“三農”工作,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認為,科技創新仍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堅實支撐。他建議,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培育“三農”新質生產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耿福能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調研時發現,一些地方引進新農業人員,采用新模式、新技術,產生了新業態、新產業鏈,實現產業升級的同時,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案例。
考慮到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現狀,同時基于多年來鄉村幫扶的經驗及基層調研的思考,耿福能建議,培育新技術、新模式,使用優質和新型生產要素,以數智化催生鄉村未來新產業。同時,整合科技創新資源,著力增強源頭性技術儲備,加強培育農業數智軟硬件設施研制與應用。此外,提升農業生產者數智技能,打造新型勞動者隊伍,塑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生產關系,激發鄉村全面振興主體的創新活力。
齊向東委員:
創新發展“AI+安全”護航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城市報記者 胡安華
人工智能(AI)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技術,將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建議,大力探索“AI+安全”創新應用,搶占國家安全的人工智能戰略制高點,提高我國應對網絡空間安全風險與不確定性的能力,護航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齊向東認為,要抓住三個關鍵,創新發展“AI+安全”:一是鼓勵各行業頭部企業與專業安全廠商結成創新聯合體,在關鍵行業選取典型場景開展聯合創新,共同探索大模型安全創新產品在威脅檢測、漏洞挖掘、指揮研判等方面的應用。
二是設置專項基金,對研發創新“AI+安全”產品的企業,給予政府基金、貼息貸款或科研項目等支持;對率先取得技術突破,實現成果轉化的科研機構和企業給予獎勵;對積極使用相關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企業給予相應補貼,推動“AI+安全”相關產業取得更多科技創新成果。
三是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人才培養上的優勢,鼓勵成立校企共同體,在實踐中培養更多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新興產業領軍人才。
吳國平代表:
進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在文旅行業中的應用
■中國城市報記者 張亞欣
去年以來,從文字、語音到視頻,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變著每一個行業,也成為文旅企業創新產品、優化體驗、提升管理的重要手段。
加快人工智能在文旅行業中的應用,不僅是文旅企業發揮功能使命、構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大美產品的有效途徑,更是搶抓戰略機遇、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建議:相關部門應根據文旅類企業特點,緊跟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趨勢,制定人工智能在文旅行業的行業標準。
人工智能尚處于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產業化還有一段研發的過程。吳國平建議鼓勵有條件的文旅類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政府對其加大專項資金支持力度、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扶持企業進行核心技術攻關、產業基礎再造、產業鏈提升,鼓勵其對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人工智能底層技術實現活化,探索產品化、產業化方向。
當前,既懂文旅運營,又懂人工智能技術的綜合性人才短缺,吳國平建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特別是與職業院校密切合作。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3月11日 第 06-07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