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八屆中俄博覽會暨第三十三屆哈洽會對公眾開放的第一天,下午兩點多,位于紅旗大街國際會展中心的第八屆中俄博覽會暨第三十三屆哈洽會B館的鶴崗-比羅比詹展廳里,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他們是原16團(現新華農場)曾經下鄉的哈爾濱老知青。原來他們是奔著當時在農場鍛煉時一種久聞的大米飯的味道而來。如今,這個水稻品種由“鑫九承”水稻合作社種植,合作社老板蘇亞軍也是個暢快人,每年水稻收割后,第一時間加工,把大米送給曾經把青春獻給北大荒這片熱土的老知青們。
姚文杰1968年下鄉新華農場(16團)20連,1969年任團宣傳隊隊長,1978年返城,退休前在省交通廳航運局安檢處工作。
據姚先生回憶,當時下鄉雖然很苦,但是當地老百姓對他們很好,特別是吃到香噴噴的大米飯(現在的鑫九承合作社種植的水稻品種),一天的勞累頓時煙消云散。姚先生說,“鑫九承”合作社的蘇老板還記得我們,大米一下來就給我寄來嘗鮮,真是太棒了。蘇亞軍則說,沒有老知青你們開墾沃土,潤肥土壤,哪有今天的有機綠色健康大米。
牛家常是這些知青的老朋友,是新華農場的當地人,當時也在團宣傳隊跟著這些大哥大姐們深入連隊演出,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后來在新華農場工會工作,一直到退休。如今,他幫著“鑫九承”合作社搞宣傳,憑借在外與老知青的關系銷售大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還請曾經在新華農場下過鄉的著名相聲演員姜昆給“鑫九承”題字,讓“鑫九承”一下子有了名氣。
隨來的知青朋友,一邊品嘗“鑫九承”合作社產的優質健康大米,一邊贊不絕口感謝黨的好政策。他們紛紛表示,今后一定要給第二家鄉多做點有益的事情,多為家鄉作貢獻。(牛家常 陸鐵男)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