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小檔案
姓名:馬寶富
單位:黑龍江蘿北縣供電公司
幫扶地點:黑龍江省蘿北縣東明朝鮮族鄉紅豐村
幫扶時間:2023年6月至今
馬寶富(左)協助村民監測堆儲水稻溫度
“馬書記,這是我今天早上剛采的蕨菜,現在出得還不太多,再過些天就可以大批采摘加工了。多虧你幫我們找銷路,今年又能增加一筆收入。”5月27日,黑龍江省蘿北縣東明朝鮮族鄉紅豐村村民鄭美蘭對來家中走訪的駐村第一書記馬寶富說。
馬寶富是蘿北縣供電公司員工。2023年6月,他被單位選派到紅豐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一年來,他以村民需求為出發點,改善村容村貌,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民增收,不斷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駐村,就是要接地氣,沉下心來辦實事。”馬寶富說。上任后,他一直牢記自己立下的“軍令狀”,扎扎實實開展工作。
想為村民辦實事,首先得知道村民最需要什么。馬寶富逐戶了解紅豐村各家各戶的情況,征集大家對村子發展的建議。
了解完村情民意,馬寶富行動起來,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紅豐村村路坑洼不平,碰到陰雨天氣,道路更是泥濘難行,行車也有危險。“把路修好,能讓村民們生活更加方便舒心,也能帶動村子發展。”馬寶富說。之后,他協助村兩委積極向鄉黨委申請,最終爭取到102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修路。
資金到位后,馬寶富白天跑現場參與修路施工,晚上與村委會委員商量下一步工作計劃。經過大家兩個月的努力,紅豐村修建了1430米的水泥路,安裝35盞路燈。“路修好了,燈亮了,我們的心里也更敞亮了。”村民李青山說。
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馬寶富又把工作重點放到了發展鄉村產業和帶動村民增收上。紅豐村村民主要種植水稻等農作物。這里的水稻由蘿北縣嘟嚕河的水灌溉長成,加工出的大米晶瑩剔透,煮成米飯后口感軟糯,但受宣傳渠道、運輸成本等因素影響,銷量一直不好。
馬寶富先是自掏腰包購買大米送給他在省內還有河北省、陜西省的朋友試吃。有過硬的產品品質加上馬寶富的大力推薦,村里接到一筆筆訂單。馬寶富還將自購的大米贈送給志愿服務組織。江西瑞金的一家公益組織對大米品質很認可,與紅豐村達成了長期訂購合作意向。馬寶富說,他將和村兩委商討實施方案,繼續幫村民拓寬銷售渠道,讓紅豐村的大米銷往更多、更遠的地方。
鴻浩糧食貿易有限公司是紅豐村一家集玉米種植、加工、儲運、銷售于一體的村級企業,生產的鮮食玉米、玉米面條等產品品質優良。為了更好地發展,該企業大力拓寬線上銷售渠道,銷量迅速增加,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企業前來參觀,經常承接接待任務,增大車間場地空間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個難題。
為此,馬寶富和村兩委溝通后,將村內黨群服務中心部分閑置場地租給企業用于產品打包、電商直播和參觀接待,解決了企業的難題。企業發展得好,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的經濟收入,也為本村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馬寶富住在企業車間附近,平時經常過去轉轉,幫著干些力所能及的事。2023年臨近“雙十一”,該企業訂單量激增,迎來發貨高峰,出現了打包、裝貨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馬寶富得知后,立即在微信群、朋友圈發布志愿者“招募令”,并向鄉黨委求助。
在馬寶富的號召下,一支由近20名志愿者組成的臨時打包團隊集結在一起。大家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幫助企業順利完成4萬多單的發貨任務。
駐村后,馬寶富總是找機會和村民多接觸、多溝通,和大家嘮家常、交朋友,向他們介紹國家的好政策,鼓勵他們發展農業生產,還引導村民發展養殖業和多種經營,村民跑項目當參謀。
村民王需平今年67歲。馬寶富入戶走訪時了解到,他的老伴先天弱視,幾乎沒有勞動能力。老兩口的孩子在縣城工作,王需平靠幫人放羊、四處打零工掙錢維持家用,收入低且不穩定。
對這個家庭,馬寶富傾注了更多關注。他多次鼓勵王需平發揮技能優勢,通過圈養山羊增加家庭收入。可是王需平并不愿意,總擔心飼料貴、羊賣不出去。馬寶富便不厭其煩地跟他溝通,一點點打消王需平的顧慮。
最終,在馬寶富的勸說下,王需平開始養殖成本低、出欄快的“架子羊”。得知王需平沒有富余的錢買飼料,馬寶富又托朋友聯系一家有烘干塔設備的企業,買來篩選下來的碎糧,并經常到王需平家里幫著一起晾曬、翻弄,還在朋友圈為王需平養殖的“架子羊”打廣告。
“去年是我最開心的一年,多虧寶富這么幫我操心。”看著羊圈里的60多只羊,王需平高興地說,“有寶富幫我找銷路,那些‘架子羊’去年的毛利潤都快3萬元了。”
村民們生活好了,馬寶富也從心底里高興:“今年我們聯系訂購了一批蝦苗,6月中旬就可以在水稻田里放養了,到時候又能給村民增加一筆收入。我相信村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封沂池)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