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伴浮云歸晚翠,猶伴落日伴秋聲”。當秋風吹過稻浪,送來稻香,也吹亮了石獅村的致富路,吹暖了石獅村村民的心。
洞口縣黃橋鎮石獅村是洞口縣煙草專賣局的鄉村振興聯點村,肖鵬是洞口煙草鄉村振興工作隊的第一書記,村民親切的稱呼他為老肖。老肖剛來到石獅村的時候,村里面臨著土地拋荒嚴重的問題,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村里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居多,老肖帶領工作隊協助村支兩委實施“土地整治+”惠民工程,幫助石獅村與種植合作社合作,流轉土地420畝,整治拋荒耕地120畝,開展圖斑恢復工作,恢復面積達160畝。拋荒耕地恢復了,但如何增加村民種地收入,從根本上解決土地拋荒問題,老肖有他的打算。
“姜”味十足
步入石獅村就可以看見幾個生態大棚并排而立,里面是長勢喜人的姜苗,為增加村民經濟收入,老肖鼓勵村民利用大棚種植姜苗,同時邀請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治培訓,指導種植戶根據蟲情苗情做好防治工作。
最開始的時候,村民對于種植姜苗半信半疑。“沒有經驗、沒有技術,風險性太高,還不如老老實實種水稻。”村民老趙說。
老肖理解村民的擔憂,但是不創新就沒發展,他帶領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做宣傳,又請來農業專家進行科普,推廣綠色種植的理念,經過努力,終于打消了部分村民的擔憂,一些敢于“吃螃蟹”的村民開始利用大棚種植姜苗,洞口煙草黨組書記、局長、經理王強帶領志愿服務隊多次前往種植大棚,關注姜苗生長情況,幫助清理雜草。姜苗給村民增加人均7000元的收益,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大米“出圈”
“這是我們石獅村的富硒大米種植基地,通過科學種植,使富硒含量達到23%,種植收益大大增加。”
石獅村是水稻種植大村,水稻種植一頭連著村民的錢袋子,一頭連著產業發展,種田大戶肖謀建承包了270畝地種植水稻,通過勤勤懇懇的勞作,產量上去了,但是質量一直沒有突破。老肖找到肖謀建,建議他根據土地情況種植富硒大米,找來農業專家進行評估,選取合適土地,采用科學種植方法。為了解決銷路,老肖協助村委會和第三方公司達成合作,采取“認養式”種植,先保證底價認購,根據收購時市場情況調整,現在富硒大米每畝地的收益比之前提高了2倍,肖謀建臉上的笑容也更加燦爛。
油菜花“會開”
除了基礎的農業產業種植外,老肖又對“文旅+農業”動了心思,老肖帶領工作隊對村容村貌進行督導,幫助村民做好房前屋后的衛生清理,為了突出石獅村的特色,協助村支兩委進行整體規劃,通過土地流轉方式打造千畝油菜花種植基地,形成規模,打造網紅打卡地,吸引游客來石獅村旅游。
已有36戶村民簽訂種植意向書,為更好發展旅游業,村里進行硬件設施改造,洞口煙草多次捐贈資金用于道路修繕、美麗鄉村建設共計25.1萬元。
等到春暖花開時,坐落在油菜花中的村莊歡迎各地游客。石獅村越來越美,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老肖振興記未完待續。(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