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武漢新洲煙草響應上級號召,積極投身到駐村幫扶的工作中,以獨特的法治“山海經”理念,為對口幫扶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初到幫扶村,駐村工作隊就深入村民中間展開調研。“大哥,咱村里現在發展啥產業比較困難呀?”工作隊長熱情地與一位村民攀談起來。“唉,咱這不懂法,土地流轉啥的都怕吃虧,也不知道咋簽合同,產業發展不起來啊。”村民無奈地說道。這番對話讓工作隊深知提升村民法律意識迫在眉睫。
于是,工作隊開啟了筑牢法治根基的行動。他們邀請專業法治人員進村舉辦講座,“鄉親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是咱農民的重要權益,流轉時一定要簽規范的合同。比如說,合同里要明確土地的用途、流轉期限、租金支付方式等,這樣才能保障大家的利益。”
法治人員講得認真,村民們聽得專注。“那要是遇到租金不給的咋辦呢?”一位村民急切地問道。“別擔心,如果對方違約,咱可以先協商,協商不成就依據合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要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法治人員耐心解答。
為營造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濃厚法治氛圍,工作隊在路口專門設立了法治宣傳欄,定期更新法律知識和案例,并與村“兩委”共同完善村規民約,將法治元素融入其中。“以后咱村都得按村規民約辦事,可不能亂來。”村主任在村民大會上嚴肅地說。“對,這樣村子才可能越來越好。”村民們紛紛響應。
同時,工作隊積極探索法治鄉村治理的新路徑,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通過村民會議、代表會議進行民主決策,為村民搭建起充分參與村務決策的平臺。
在一次關于村莊環境整治的村民會議上,工作隊員引導大家踴躍討論:“鄉親們,咱們村的環境衛生最近有些問題,大家覺得怎么整治比較好呢?”村民們紛紛發言,有的說要增加垃圾桶的數量,有的說要定期組織大掃除,還有的說要對亂扔垃圾的行為進行處罰。工作隊認真記錄下大家的意見,并和村民一起分析各種方案的可行性和利弊。最終,大家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決定,增加垃圾桶的數量并定期組織村民進行大掃除,并制定了相應的環境衛生公約,對村民的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
如今的喻大村,從上墻公示的村規民約到隨處可見的法治標語,從法治宣傳欄到法治墻繪……法治元素與村容村貌相得益彰,讓村里的“法味”漸濃,村民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法治文化的熏陶。“以前我們村貧困落后,多虧了煙草企業的幫扶,現在大家的日子都越來越好了,還學會了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村民劉大爺感慨萬分。
鄉村振興,法治同行。武漢新洲煙草將繼續以念好法治“山海經”為引領,在駐村幫扶中展現擔當與作為,為推進喻大村法治鄉村、和美鄉村建設貢獻力量。(桂真華、柯珂)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