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高氣爽。天剛蒙蒙亮,汪飛就帶著他的打工隊伍在田里忙了起來。
今年39歲的汪飛,家住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壩鎮南里渡村九步梯組,2019年經朋友介紹在中鐵務工,由于上有70歲的父母,下有一兒一女讀書,于是決定返鄉創業。
2021年他租賃土地140余畝,以種植蔬菜為主導產業,并主動找上片區煙草技術員,申請簽訂白肋煙種植合同面積35畝,且連續4年都是35畝。在他的帶動下,崔遠勝、譚楚勝、劉耀庭、溫世華等農戶也種植了白肋煙。
市場是白肋煙種植計劃面積的“晴雨表”,2022年,國內白肋煙市場逐漸回暖的良好狀態,讓汪飛的種植致富夢更加真實。
實現夢想的過程從來都不是輕輕松松的,那一年,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恩施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崔壩煙葉收購站平均年齡55歲的技術員們,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將惠民政策帶給每一位煙農。
用腳步丈量面積,靠真情穩定煙農。同時,恩施市局煙葉生產管理部門深入田間地頭,采取“一查二進三問”的方式,核實煙葉面積落實等情況。
“一查”,即查看技術員繪制的煙田草圖,看草圖繪制是否真實,煙田面積是否相符。
“二進”,即進苗棚,看煙葉品種是否是良種純種,看育苗面積是否匹配;進煙田,使用手機APP測畝儀,到田間實地丈量面積。
“三問”,即與種煙村“兩委”溝通,問白肋煙政策落實情況;與技術員交流,問面積落實、示范點建設情況;與煙農交談,了解煙田準備、物資到位、晾房準備及存在的困難等情況。
2023年受持續陰雨天氣影響,汪飛在晾制過程中出現霉變、爛棚等情況,片區技術員火速到棚摸清白肋煙晾制時間、進度和現狀,并在安全的前提下動員他利用關棚、炭火、浴霸等方式升溫,降低損失,做好特殊氣候白肋煙晾制工作。
為實現白肋煙高產高質高效生產目標,聰明好學的汪飛積極參加崔壩站舉辦的煙葉生產各環節現場會,主動參與實際操作中,更直觀有效地學習相關技術。
汪飛種植的蔬菜種類繁多,無論天晴下雨,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字“忙”,不是在煙田里就是在賣菜的路上......想要把地種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好在汪飛實踐出了一套種植經驗。
占天時,他經常關注恩施地區天氣預報,對低海拔區域就是要早計劃、早動手、巧安排,什么品種什么時候下種、移栽、培管、綜防、收割、晾制、交售,形成一整套“白肋煙+蔬菜”的種植模式。
占地利,租賃的土地,就在家附近,且交通便利。他有澆灌車、麻木車、農用車、小車,有旋耕機、起壟機、多個噴霧器,四個育苗棚,兩座移動鋼架大棚,簡易晾房若干,自來水連接到每一塊田。
占人和,他有一支相對固定的打工隊伍,由于汪飛非常講誠信,所以,工人樂意給他做事,并且按時、準時,不拈輕怕重,不曠工早退,認認真真,吃苦耐勞。
雖然白肋煙產區依舊面臨著煙農老齡化的問題,但是穩定的市場價格、適宜的種植環境以及“保姆式”的技術指導,仍然是汪飛不斷成長為職業煙農的“定心丸”。眼下,瓜果成熟,35畝煙葉依次打包銷售到崔壩煙葉收購站,憑借滿山“黃金葉”,汪飛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黃華然、李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