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滿軍,49歲,從2009年算起,到現在種煙已經有15個年頭了。“在煙田的時候,我的心是最踏實的。”錢滿軍總是這么說。
返鄉創業 孩子成才是最大收獲
錢滿軍生在南京鎮,長在南京鎮,是土生土長的耒陽人,年輕時也曾南下廣州一帶務工,憑著踏實能干的性格,收入也不算低。然而,和眾多父母一樣,錢滿軍在外工作,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家里的兩個孩子。
“我兒子小時候學習還不錯,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里的老人無法輔導孩子功課,管教起來也逐漸吃力,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于是,錢滿軍毅然辭掉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鄉陪伴老人和孩子。
剛返鄉的時候,錢滿軍一度十分迷茫,上有老下有小,農村的就業機會又不多,如何才能做到工作家庭兩不誤?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村支書的推薦下,參加了煙草公司舉辦的“迎老鄉、回家鄉、建家鄉”煙葉發展互動活動,煙葉技術人員來到村里,面對面講授煙葉種植的相關政策和技術要求。當時,村里人對烤煙產業都還不了解,很多人都不愿意種。在這種情況下,錢滿軍鼓起勇氣第一個報了名,開始了自己的種煙之路。
錢滿軍參加煙葉發展互助活動。
“十幾年過去,靠著種煙,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現在大兒子大學畢業有了穩定的工作,二兒子也在備考研究生,日子越過越有奔頭。”看著兩個兒子長大成才,錢滿軍的心里滿是驕傲。
由少到多 種煙能手的進階之路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輕柔地灑落在煙田之上,錢滿軍早已在田間忙碌開來。
錢滿軍在地里施肥。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錢滿軍時常掛在嘴邊的話。剛開始種煙時,由于沒有技術、沒有經驗,錢滿軍只種了十幾畝。雖然面積不大,但是他卻毫不松懈。從育苗到烘烤,錢滿軍總是親力親為,遇到不懂的問題,便耐心向煙葉技術員和周圍的老煙農們請教。每逢煙草公司組織種植技術培訓,錢滿軍也總是第一個踴躍報名,課堂上提問最多的也是他。
“種好煙,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就發現困難很多。”在種煙過程中,錢滿軍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有一年,他的煙田突遭病蟲害,“當時急得不得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辦,趕緊去站里找技術員。”想到那個時候,錢滿軍話語里還是有一絲后怕。
在煙草公司的專業指導下,他們迅速確定了病蟲害類型,及時調整防治方案,最終病蟲害防治成功率達到90%以上。經過這一次事件,他感慨萬千:“種植煙葉,就像呵護孩子,容不得半點馬虎。”之后,他更是一心投入到煙葉種植當中,常常在煙田一待就是一整天。
到現在,錢滿軍已經成為耒陽小有名氣的“種煙能手”,說起移栽、施肥、打頂、采收、編煙、烤煙等事情更是頭頭是道。
今年,錢滿軍承包了150多畝煙田,成為了全村最大的規模化煙葉種植戶。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他的煙田總是一片郁郁蔥蔥,煙葉長勢喜人。經專業檢測,今年他種植的煙葉平均畝產達145公斤,上等煙葉比例更是高達70%。
“多虧了現在的好政策,收完煙又種水稻,一年的收入除去家里的開銷,還能存下十來萬,在家門口也能過上好日子。”錢滿軍幸福地說道。
心系家鄉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前幾年,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一些老人孩子在家里,就跟當年的我一樣。”看到這種現象,錢滿軍的心里滿是擔憂。生于斯,長于斯,錢滿軍總是想為家鄉做點什么。
近年來,有些年輕人看到錢滿軍種煙這么成功,也動了返鄉創業的心思。每次別人來向他請教,錢滿軍總是耐心地以自己多年來種煙的經歷現身說法:“現在國家對于種植烤煙的政策相當好,鎮政府也是大力支持,這幾年村里新修了烤房,煙草公司也有技術人員全程指導。我種了這么多年煙,完全沒有擔心過煙葉銷路和種植風險,我還會一直種下去!”
在他的帶動下,村里已有十幾戶村民加入到煙葉種植的行列,種植面積達到了300余畝。
作為種煙能手,他也毫不吝嗇,總是耐心地分享自己的種植經驗和技術,幫助大家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有時候接到其他煙農的“求助”電話,他往往自己的農活還沒做完,便急匆匆到別人的煙田里幫忙去了。
錢滿軍幫助村民烤煙。
“錢叔是個熱心腸,在種煙這方面,我們都是他的學生。”提起錢滿軍,村里的年輕人都忍不住地夸獎道。
“大家好、家鄉好才是真的好。”他樸實無華的話語,傳遞著溫暖與力量。
相信在未來,還會有更多像錢滿軍一樣的人,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用勤勞和汗水繪就自己的幸福生活新篇章。
(伍建元 盛思珍)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