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輩齊向前,立足崗位作貢獻,比學趕超展宏圖,去年一年多閃亮,且聽我來細細說。”今年,湖南中煙零陵卷煙廠表彰會上一段歡樂的快板節目,將動力車間班組中傳承的故事搬上了大舞臺。
“老兵”與“小兵”的雙向奔赴
今年是魏小兵在鍋爐房工作的第24年。自2000年到動力車間算起,這位鍋爐班班長親歷并見證了煤鍋爐、油鍋爐、燃氣鍋爐技術改造的全過程,并多次獲得工廠勞模、標兵、優秀黨員、黨員先鋒崗等稱號。
最近,這位老班長的腦海里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培養誰來當自己的徒弟?一方面,維修班班長需要從實際工作中鍛煉出精湛的技術,這是一個長期培養過程;另一方面,車間員工年齡結構斷層嚴重,青年員工才入職2至3年。“從新進員工中培養難度比較大。”魏小兵說道。
維修班長的崗位難道要“后繼無人”了?魏小兵認為,師帶徒制度不應該局限于年齡,新時代的師帶徒的傳承應拋開以往的思維慣性,助力師傅和徒弟的雙向奔赴。
車間很快落實了這位老班長的想法,通過制定方案、組織報名、雙向選擇等,選擇了一位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培養人——鍋爐維修工陶能正。陶能正在鍋爐房工作了10多年,獲評過崗位標兵,為人踏實能干,技術嫻熟。魏小兵對這位徒弟很是滿意。
在簽訂師帶徒協議的這天,師傅魏小兵和徒弟陶能正早早地來到車間會議室,在“導師”的見證下,完成了師帶徒協議的簽名。同事調侃他收了個“大徒弟”,他說:“不怕徒弟年紀大,只要他愿意學,我就愿意教。”他認為,師徒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技藝的傳授,更是一種勇于拼搏精神的傳承。
二十多年來,魏小兵是實至名歸的桃李滿天下,一位位“小兵”“新兵”從他的身邊成長為“老兵”,有的甚至成為中層領導。“徒弟們都出息了,但我的師傅生涯還沒結束呢。”魏小兵在傳承的道路上還在不斷前進。
師傅魏小兵左二和徒弟陶能左一正在簽師帶徒協議。
兩度相遇后對換身份的師徒
三年前,空調空壓運行組二組組長卿鵬在班長安排下成為年輕小伙子呂名宏的師傅。2024年,兩個人再次相遇空調空壓班維修班組,這次,呂名宏成為了卿鵬的師傅。
“不論工作中遇到什么問題,只要一問卿鵬師傅他都能回答出來。”呂名宏羨慕地說道。卿鵬是一位有著豐富操作經驗的老師傅,獲過標兵、黨員先鋒崗等榮譽稱號,多年的工作讓卿鵬成為班組的“活地圖”。為了幫助徒弟少走彎路,以最快速度提高工作水平及獨立操作能力,卿鵬將近二十年來關于設備運行、巡查巡檢、應急處理等專業工作中總結出來的重點、技巧、心得等都做了整理、匯總,變成一張張重點標注的“地圖”,通過現場教學、監控地圖講解等方式傳授給徒弟。
在師傅悉心指導下,呂名宏快速地成長起來,并逐漸表現出對自控方面的興趣,代表零陵卷煙廠參加了湖南中煙第三屆電氣技術技能比武并獲得優勝獎。
今年3月,通過車間崗位競聘,師傅卿鵬和徒弟呂名宏分別成為機械維修工和自控維修工。呂名宏肯下功夫、肯鉆研、肯吃苦,逐漸成為車間自控技術領域的一把好手。遇到自動控制方面的問題時,卿鵬虛心主動向呂名宏請教。看見徒弟變得這么優秀,卿鵬打心底里覺得自豪。不由得回憶起當年呂名宏新上崗的時候,卿鵬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多練,不要怕,只有實實在在地去操作、去反復琢磨,才能掌握技術。”想到這里,卿鵬笑聲爽朗,歲月也在愛笑的他臉上留下了痕跡。
一個教有所果,一個學有所成。從師傅到徒弟,從徒弟到師傅,不變的是精益求精的態度和奮勇向前的沖勁。
卿鵬左一與呂名宏左二正在操作臺中討論。
近年來,零陵卷煙廠立足不同年齡段員工的發展需求,充分考慮性格特點、知識結構、閱歷經驗等因素,“個性化”定制“老中青”階段員工“培育鏈”。以動力車間為例,該車間選拔3位青年員工到管理崗位,90后管理人員占比首次達到五分之一;選拔2名經驗豐富的操作工到維修工崗位,激活“老師傅”干事創業熱情。9個創新項目成員均包含青年員工,其中3個項目由青年員工擔任項目經理;由勞模標兵組建而成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攻關的《降低中央空調系統故障頻次》及《鍋爐電眼專用檢測裝置的研制》課題分別獲得湖南省質協、湖南中煙公司QC發布二等獎。
不管是“老樹育新枝”還是“育種蹲新苗”,各項舉措都在不斷激發人才隊伍始終保持干事創業、奮勇前進的精神狀態,點亮了薪火相繼、繼往開來的奮斗之路。(文/圖 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零陵卷煙廠 羅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