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駐村第一書記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主力軍,扎根基層一線,主動服務人民,致力譜寫著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奮斗故事。曲賢杰,1972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省政府研究室一級調研員,2023年6月擔任蘭西縣紅星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2023年獲“省優秀公務員”稱號。
駐村第一書記曲賢杰幫助村民收玉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做實強基固本,夯實發展根基
曲賢杰堅持推動基層黨建與美麗鄉村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有效提升基層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組織全體黨員開展慶“七一”系列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表彰優秀共產黨員和文藝匯演;以“五心、五圖”為主線對黨建文化長廊16塊黨建宣傳板進行了豐富完善,全面展示村黨組織黨建工作亮點與特色;協調黑龍江浪潮集團援建智慧鄉村平臺,以組織建設為引領的重點工作進行條塊分割,列入數字鄉村平臺進行智慧化管理,紅星村黨總支黨建重點工作計劃、年度學習計劃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4+N”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等信息圖片可一鍵列出,重溫入黨誓詞、表彰優秀共產黨員和文藝匯演等新聞和視頻可一鍵展現。
駐村第一書記曲賢杰向社會實踐大學生介紹白羽肉雞項目。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推動產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
憑著多年在省政府研究室以文輔政積淀深厚的底蘊,曲賢杰深諳產業振興的內在規律,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與韌勁,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為紅星村產業振興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走出了一條人無我有、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特色產業之路。一是賦予優勢產業新動能。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發揮年出欄量達到2700萬只的全省白羽肉雞養殖第一村基礎優勢,致力在在延伸肉雞養殖產業鏈上找出路。通過積極招商和深度洽談,總投資12億元集飼料加工、種雞養殖、雞雛孵化、肉雞養殖及屠宰加工一體的全產業鏈項目相繼落地,可實現年養殖和屠宰加工肉雞1.2億只,綜合納稅額1億元以上,拉動就業近萬人。二是培育特色產業新引擎。引進蘭西縣弘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流轉農戶土地打造180畝葵花和紅高粱示范園,為農戶創收30余萬元,為調整種植結構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引進黑龍江紅一星大食堂餐飲有限公司,發展民宿與農家樂產業;成立省內第一家鄉村手球俱樂部,將以舉辦特色鄉村體育賽事和培訓活動等助力鄉村產業和文化振興;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及蘭西縣教育局將紅星村列為青少年教育實踐研學基地,為發展鄉村文旅產業提供助力;培養3名研學旅行導師,設置縫制黨旗、種子選舉、紅軍的草鞋等10余門研學實踐教學課程,在發展青少年研學旅行與拓展訓練上產業上做文章,2024年7月被省教育廳列為全省中小學研學(勞動)學習實踐基地,邁出了發展壯大鄉村文旅產業的關鍵一步。三是打造黨建賦能新高地。依托紅星村黨建基礎夯實的優勢,積極策劃爭取,將中共蘭西縣委黨校教學實踐基地落地紅星村,通過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嘮農家嗑、干農家活、知農家事,培育腳上粘有泥土、心中裝著百姓的干部情懷,為豐富干部培訓形式提供了沉浸式鄉村培訓環境,先后承接5期蘭西縣新入職青年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哈爾濱順邁教育集團、蘭西縣崇文實驗學校、龍江環保集團等多家單位入村開展主題黨日、拓展訓練和團建活動,直接帶動村民增收20余萬元。
中共蘭西縣委黨校紅星村學習實踐基地開班儀式。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強化鄉村治理,打造“醉美”鄉村
為提升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數,曲賢杰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兒,提出做文明新農民、創人居新環境、建“醉美”紅星村這一目標。紅星村發揮弘揚傳統文化的主導與引領作用,以守住傳統、弘揚正氣促進鄉風文明。在弘揚孝善文化上,定期開展傳統文化大講堂活動,宣傳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和諧風尚。幫助23位孤寡老人入住紅星村幸福大院,為癱瘓或身體活動受限老人開展“日行一善”助餐活動,被縣民政局授予紅星村老年人助餐點。在促進鄉風文化上,與縣傳統文化促進會為村民開展移風易俗系列培訓活動,定期具備傳統文化大講堂活動,開展“道德規范”“文明家庭”評選活動,以榜樣示范引導村民文明向善。在打造紅色文化上,打造黨建文化和閃閃紅星黨史長廊、建設紅色主題公園和映射清廉農村的蓮花池,有效提升了黨建教育氛圍,積極推進東北抗聯珍貴文物展館落戶紅星村,為開發鄉村文旅產業增加重要砝碼。在推廣誠信文化上,設立法治文化廣角,明確婚姻法、繼承法等常用民法典和刑法典法條,創造敬法、學法氛圍;開展誠信知識宣傳和誠信家庭及個人評比,教育和引導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講誠信、重信譽的行為自覺。今天的紅星村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化,廣場靚了、村莊美了、群眾的精氣神也提升了,一幅生機盎然的鄉村畫卷正徐徐鋪開。
紅星村白羽肉雞養殖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辦好惠民實事,砥礪為民初心
曲賢杰駐村以來,以真誠匯聚民心,以實干推動發展。協調縣交通局投資800萬元建設標準水泥路2公里解決卡脖路百姓出行難的問題,協調縣鄉村振興局修建了最后一公里村屯內部道路;協調愛心企業投資20萬元援建80平方米的標準化水沖公廁;協調省青基會為脫貧戶就讀子女發放希望之星獎學金6萬余元,協調社會組織為脫貧戶捐贈價值20多萬元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幫助生豬養殖脫貧戶銷售存欄滯銷生豬10余頭,解決了脫貧戶燃眉之急;聯系省科顧委組織省科顧委醫療衛生組10位專家開展愛心義診活動,為農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協調民盟黑龍江省農業科學委員會、民盟省委農業委員會與民盟黑龍江省森工委員會 9 位專家,為紅星村村民開展科技助村服務;爭取資金17萬元進行亮化美化和改建黨群服務中心,使之成為服務黨員群眾的主陣地;協調省文史研究館、黑龍江北大荒畫院將紅星村設為創作交流實踐基地并開展書畫筆會活動,30余幅原版精品北大荒版畫在紅星村展出,激發農民對鄉土文化的眷戀、對美好生活的熱愛。(陸鐵男 孫君)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