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展啟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江蘇籍玉雕大師瑞虎的新作品亮相展會,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瑞虎,本名孫景志,1962年出生于江蘇新沂,是齊白石三代弟子,師承李可染先生。憑借對玉石的癡迷與執著,他精雕細琢,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藝術傳奇。
訪談在一個充滿古色古香的工作室中進行,陽光透過窗欞,灑在瑞虎的工作臺上,一塊塊溫潤的玉石在光影交錯中更顯靈動。談及成長經歷,瑞虎的眼神中閃爍著溫暖的光芒。“我出生在一個玉雕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對玉石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他說,家族的每一代人都在玉石上傾注了無盡的心血與智慧,這份傳承對他而言,既是榮耀,也是責任。
早年,瑞虎赴揚州,那里是中國玉雕藝術的發源地之一,匯聚了眾多技藝高超的師傅。在揚州,他系統地學習了傳統玉雕技藝,更并拜入名師門下,深研透雕與鏤雕的精髓。“那段時光,技藝飛速提升。”他回憶道,揚州工藝的細膩與精巧,讓他深刻理解了“匠心”二字的重量。他早期的作品《二十四橋》盡顯秀麗典雅、玲瓏剔透的藝術風格。
九十年代,瑞虎毅然南下廣州揭陽,置身于更為廣闊的藝術交流天地。他與各路同行及名家大師頻繁互動,深入探索透雕和鏤雕技藝。“在揭陽,我與眾多同行交流學習,對透雕和鏤雕有了更深的領悟。”他表示。
在瑞虎的作品中,南北兩派玉雕藝術的完美融合。透雕的靈動與鏤雕的精巧,被他巧妙地運用在每一件作品上,既保留了北派的大氣磅礴,又不失南派的細膩溫婉。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讓他在業內迅速嶄露頭角,贏得了廣泛的贊譽。“我始終認為,藝術是沒有界限的。”他說,“只有不斷吸收、融合,才能讓作品擁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和生命力。”
歷經多年磨礪與積累,2000年初,瑞虎在揭陽創立瑞虎玉雕工作室。他說:“成立工作室是我玉雕生涯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希望能在這里實現更多的創作夢想。”
從此,工作室成為他藝術創意的展示舞臺,也是與玉石愛好者交流互動的橋梁。工作室佳作不斷,《龍騰四海》在2011年“玉華獎”中摘得金獎。該作品以磅礴的氣勢呈現出龍在四海翻騰的壯觀景象,龍身的每一處鱗片都雕琢得細致入微,線條剛勁有力,彰顯出瑞虎大師精湛的技藝與獨特的創意。
2012年,《清明上河圖》榮獲“神雕獎”金獎;他將這幅傳世名畫以玉雕的形式重新演繹,人物、建筑、橋梁等元素栩栩如生,仿佛將北宋時期的市井繁華定格于玉石之中。后續《松鶴延年》等作品也在各大獎項中屢獲殊榮,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匠心與技藝的完美結合。
談及創作理念,瑞虎顯得格外謙遜。“每一塊玉石都有它獨特的靈魂。”他說,作為玉雕師,最重要的不是去改變玉石,而是去發現它、理解它,然后用最合適的方式將其內在的美呈現出來。“玉雕,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修行。”瑞虎強調,每一次雕琢,都是對自己內心的一次審視和磨礪,只有心懷敬畏,才能創作出真正觸動人心的作品。
訪談的最后,瑞虎展示了他最新的作品《瑞虎呈祥》。這是一件結合了現代審美與傳統技藝的佳作,虎形栩栩如生,寓意吉祥如意,不僅展現了瑞虎深厚的藝術功底,更寄托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祝福。
走出工作室,回望那扇依舊半開的門,仿佛能感受到瑞虎那份對玉雕藝術的執著與熱愛,正如同他手中的玉石,經過歲月的洗禮,愈發溫潤而光芒四射。瑞虎,正以他的匠心獨運,續寫著玉石文化的新篇章。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